盛唐华章青铜剑客

第779章 谁敢拒绝皇帝(第3页)

几天之后。

韦熏儿被钦定为太子妃的事情迅速传遍京城,成为了朝野之中茶余饭后的焦点话题,各大门阀褒贬不一,热度一直持续了半个月。

四川战场。

经过五个月的鏖战,李光弼与李嗣业屡败吐蕃军,连胜十余场,将吐蕃人侵占的土地全部收复。

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吐蕃人不断损兵折将,李光弼麾下的川军却通过不断招募新兵扩充到了十二万人。

就在这时候,朝廷给四川连发数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是召李嗣业率领陌刀营返回长安,并征调两万川军前往长安听用。

李嗣业接到圣旨后与李光弼分道扬镳,带着自己的陌刀营与两万川军从雅州向成都撤退,押解着反贼李公甫全家踏上了前往长安的征途。

第二道圣旨则是撤销剑南道,改为四川省,并委任岑参为四川布政使,统领四川下辖所有州县。

岑参现在的职位只是挂了一个兵部侍郎的头衔,突然晋升为封疆大吏,自然是又惊又喜,一边上书谢恩,一边在四川励精图治。

剑南道治下人口高达四百多万,仅次于河北道、江南东道,为大唐人口密度第三的地方。

而且这里土地肥沃,自大唐建国以来又没有战争隐患,因此百姓富足,各州粮仓多有积蓄。

岑参励精图治,一边保证李光弼的粮草供应,同时又从各州县征调了二十万石粮食、八十万贯铜币,让李嗣业押解进京,以解朝廷燃眉之急。

第三道圣旨则是免去李光弼的剑南道行军大总管之位,改任四川兵马大都督,田神玉改任兵马副都督。

对于李光弼来说,也就是改变了下官职名称而已,其他没有任何改变,所以他对此也没什么感觉,一心只想把吐蕃人逐出四川,并反攻高原,直捣逻些城。

“直捣逻些城,生擒吐蕃赞普,就是我李光弼毕生的心愿!”

站在绿油油的山坡上,抬头眺望西方连绵不绝的山脉,李光弼手握剑柄,立下豪言壮志。

胯下白马踏过新发的格桑花海,惊散吐蕃斥候放出的鹘鹰。

李光弼勒马临崖,剑锋割裂自雪山顶滚落的晨雾。

“儿郎们可曾听见?”

将旗在罡风中猎猎作响,李光弼佩剑出鞘,向西一指。

“那曲河畔的吐蕃娘们,正给咱们缝制战靴,到时候吐蕃人的一切都是我们的!”

“本都督要在布达拉宫挂上成都蜀锦,用酥油灯烧了他们的舆图,把布达拉宫的铜钟熔了铸马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