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华章青铜剑客

第753章 两个皇叔, 一碗水端平(第3页)

崔希逸毕竟是封疆大吏,在李瑛还没获得权力的时候,就坚定不移的支持他,给的职位太低了,难免会让人觉得鸟尽弓藏,明升暗降。

 

崔希逸打仗没有多少功劳,但却做了最正确的站队,堪称李瑛的天使投资人。

 

在李瑛以“天策上将”身份出征北庭的时候,崔希逸就在路上积极迎接,提供士兵、粮草、兵器。

 

在李瑛到了北庭,悍然斩杀由宰相调任北庭都护的牛仙客之时,崔希逸又千里迢迢的从凉州跑到北庭作证,并为李瑛上书辩解。

 

再后来,李瑛于灵州称帝,崔希逸又从凉州跑来站队,还积极的派遣河西军帮助李瑛争夺关中,可以说其功劳丝毫不在皇甫惟明之下。

 

李祎起身道:“臣年事已高,就让我像太师这样担任闲职吧?把我的吏部尚书之位腾出来,由陛下任命。”

 

李祎也是在官场上沉浮了多年的老狐狸,在多疑的李隆基手下掌握兵权四十年,从没遭到猜疑,先后担任陇右、朔方、河西等地的节度使,以及安西大都护、北庭大都护。

 

今日虽然是他主动把吏部尚书让出来,但却没有说让给崔希逸,而是让李瑛看着安排,表达了对皇权的尊重。

 

李瑛大喜:“哈哈……既然皇叔这样说,那朕就赏赐你司徒之职,与萧太师一起担任朕的谋主。”

 

“臣谨遵圣谕!”

 

李祎欣然领命。

 

人家是亲王,拿吏部尚书换了个吃闲饭的“司徒”职位,在座众人也没什么可羡慕的。

 

李瑛想了想,决定对六部尚书进行微调,他的目光落在裴宽和李适之的身上。

 

“这样吧,裴卿仍旧做你从前的户部尚书,庐江郡公改任吏部尚书,让崔希逸回来担任御史大夫。”

 

李瑛的语气既像是在跟裴卿、李适之商量,却又似乎不容拒绝。

 

开元后期,裴宽在户部尚书的位子上坐了四年,早就得心应手,而御史大夫是个得罪人的活,能换回去自然让他高兴。

 

现在的大唐拥兵百万,每个月需要消耗军粮将近百万石,而户部下辖各大粮仓的粮食逐渐见底,李适之每天都为筹措粮草愁的寝食难安,现在把户部还给裴宽,李适之恨不得当场给李瑛磕一个。

 

“臣谨遵圣谕!”

 

裴宽与李适之心照不宣,一起站起来谢恩。

 

李瑛继续道:“两位爱卿继续兼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让崔希逸进京后出任御史大夫,皇甫惟明出任刑部尚书。”

 

“谢陛下!”

 

裴、李二人再次作揖谢恩。

 

御史大夫虽然是个得罪人的差使,但掌管御史台,位高权重,与六部尚书同为从二品,这样也能让崔希逸心满意足的交出河西节度使的兵权,兴高采烈的进京赴任。

 

如此安排,可谓一举三得,皆大欢喜。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