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华章青铜剑客

第474章 议立皇后(第3页)

 裴宽最后总结道:“李琦尚无子嗣,李璘的儿子只有两岁,陛下册立了储君,就比他们占据了巨大的优势,请速做决断!”

 “既然诸位爱卿看法一致,那朕就册立长子李俨为大唐太子,由张卿与裴卿筹备册封仪式。”

 李瑛不再迟疑,痛快答应册封长子李俨为太子。

 然后,话题又重新回到给后宫的女人们钦定封号这件事上来。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商议,最终决定册封薛柔为贤妃。

 其他四个女人只能低一个等级,崔星彩为昭仪、杜芳菲为昭容,并列九嫔之一。

 而公孙氏因为还没有生下孩子,则又比崔、杜二人低了一个等级,册封为婕妤。

 阿史那乌苏虽然没有怀孕,但贵为突厥公主,又在李瑛平定突厥的时候立下功劳,所以也被册封为正二品的婕妤。

 给后宫的娘娘们定好了封号,接下来就是其他几位皇子。

 又是半个时辰的商讨,最终决定册封二皇子李健为越王、五皇子李备为蜀王,六皇子李驭为郑王。

 本来张九龄的建议是册封李备为韩王,但李瑛想着李玄德这个小家伙如此崇拜刘备,那就干脆成全他,于是没有同意张九龄的建议,而是册封李备为蜀王。

 封王之事关系重大,并不是随便封的,尤其是亲王。

 必须前任皇帝在世的时候没有册封过这个王爵,新皇帝才能做出册封,以保证王爵的唯一性。

 就像秦王、齐王、吴王、楚王这些封号都在李渊、李世民时期进行过册封,除非王爵没有继嗣绝了后,才能重新使用这个王爵封号。

 作为大唐帝国的第七任皇帝,留给李瑛的上等王爵已经不多,经过和大臣们的精挑细选,最后才确定了越、蜀、郑这三个封号。

 至于被李琦抓起来的王祎母子三人,李瑛并没有进行册封。

 并非忘了她们,而是第一不知道她们能否活到自己收复两京,第二则是为了保护他们。

 否则,被武灵筠知道她们母子又是被册封为九嫔又是亲王,肯定会拿来做文章,十有八九会多吃许多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