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大殿下,请壮我大周(第2页)

  李秋的目光坚定,神情无比认真,态度也极其诚恳真挚。

  他一脸大义凛然的样子。

  愿为大周……守国门!

  不过,这说的是不是真的肺腑之言,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手低下最快的一把刀,别是刀我的吧……李牧饶有深意的看了李秋一眼,心中玩味儿嘀咕一声,但脸上还是十分欣慰。

  有个弟弟,为大哥分忧,这一点李牧很欣慰。

  信任又多了几分。

  李秋愿代他率军北上,离开长安,而让他留在长安,意味着将天子帝位让了出来。

  要是李牧在北境,而大周天子又恰逢驾崩,国不可一日无主,李秋身为二皇子,又在长安,稍加谋划,便有很大的机会坐上龙椅。

  “你打过仗吗?”

  李牧嘴角一扬,轻轻一笑。

  “我一直在长安,未曾打过仗。”

  李秋摇了摇头。

  “那你领过军吗?”

  李牧又问。

  “没有。”李秋还是摇头。

  他顿了顿,紧接着补充道:“虽然我未曾领军打仗,但我读过不少兵书,懂得排兵布阵。”

  我弟李秋有赵括之姿啊……李牧眼睛微眯,审视着李秋。

  仅靠读过几部兵书,纸上谈兵,这是兵家大忌。

  两军交战,讲究随机应变。

  一不曾打过仗,二不曾领过军,怎么可能放心把几十万大军交给李秋呢?

  不过,李秋有这份心,李牧还是欣慰的。

  李秋的神色无比认真,眼神决然。

  瞧着李秋这幅认真样子,李牧摇了摇头,说道:

  “北境此战,乃是拓跋玄策和宇文曜领军,还有五大王庭之主,你一不曾打过仗,二不曾领过军,仅靠几部兵书,不是前者的对手。”

  “北境的战事,眼下除了我,谁也没辙。”

  “也只有我,能守住北境国门。”

  “你就在长安安安心心的处理朝政,我是北境兵主,北境有战,我当坐镇北境。”

  北境眼下的这一战,是李牧十三年来兵力规模最大之战。

  李牧不可能让一个读圣贤书的李秋上。

  不是李牧自夸,眼下北境的形势,除了他,任谁对上北莽突邪以及蛮夷的三百万大军,北境必破。

  “可是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