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黑风岭,后山,上午训练完毕,</p>

 尹新军这次选择从后山下山,从地图得知,后山下去之后,就是绥化县的境内!</p>

 关键是没有路,只能自己摸索探路!</p>

 夏日的东北乡村,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洁白的云朵,仿佛般轻盈。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下金色的光斑。</p>

 放眼望去,农田里成片的红高粱热情似火,沉甸甸的高粱穗随风摇曳,一片“身披霞光”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p>

 绥化县,桃木镇,付家店村,</p>

 村口停放着几辆马车,</p>

 马车旁边站着几个身穿黑色制服的警察,和一个肥头大耳的男子,</p>

 一长串的百姓愁眉苦脸,背着一袋袋的粮食在村口排着长队!嘴里还不断的唉声叹气!</p>

 肥胖男子的肩膀上披了一条白色的毛巾,手里还拿着笔和本子,嘴里还不时吆喝着,</p>

 “乡亲们,这政府制定的粮食出荷规矩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今天来到我们村,家家户户都得出荷,下面我来根据每家的人口和土地来念一念,念到的把出荷粮过个称,抬到马车上!大家都麻利点!”</p>

 “粮谷出荷”是伪满时期,农民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它是以极低的官定价格,以极其野蛮的方式,把日伪所需的农产品全部掠夺到手。</p>

 该政策的实施完全是依据“需要多少取多少”的原则,表现出明显的掠夺性,农民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完成任务。“粮谷出荷”制度给东北农民带来了巨大灾难。</p>

 这肥胖男子正是本村的大地主,也是村长付正海,他晃动着脑袋,看着小本子念道,</p>

 “程西摇,150斤!刘小锅,120斤!......!”</p>

 随着男子的吆喝,一个个村民低着头,将背着的粮食过秤后,抬上了马车!</p>

 几个警察蹲在了树荫底下,嘴里叼着烟卷,漠然注视着这一切,他们来自于镇上的警所,</p>

 这个月,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征集关东军所需要的军粮!</p>

 一个警察站了起来,走到了付正海旁边,</p>

 “我说付村长,辛苦了啊,忙好我们就走了!”</p>

 付正海翻了翻本子,奇怪的说道,</p>

 “等等,还有一人没来,我去看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