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宋:水浒也称王万人丛中一回首

第1051章 虞允文的宰相意识(第3页)

 虎皮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都是相当值钱的,甚至可以视为是硬通货,打赏的这位牧民大约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激动之下这一丢,就变成了“榜一大哥”,仍旧满脸通红地高声喊叫着。 

 这让虞允文又有了许多体悟,毕竟是王伦看重的大才,虞允文在出发前,也曾读过王伦的一些著作。 

 王伦写过许多文章,说是著作难免有些夸张,虞允文读的,是王伦关于北方民族为何总要南下入侵的分析。 

 这篇文章其实是王伦为了说服朝臣们加强对漠北的管理而写的,其中的许多观点并不符合前宋以来的主流认知。 

 比如王伦认为,北方的蛮夷,大多是边地生存不下去的汉民北逃,为了适应环境,便开始胡化,所以蛮夷本质上都是汉人。 

 就如同太史公司马迁认为匈奴是夏朝后裔一样,蛮夷也大多是汉男与胡女婚配,一代代混血而形成的。 

 所以中原王朝作为汉人的代表,就有义务

对蛮夷进行教化,从而让他们再次变为汉人。 

 眼前这位漠北牧民,能够被舞台上虚构的赵云故事所吸引,不就正是表明了蛮夷也能够听得懂汉人的故事,也能够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么? 

 这就是教化之功啊! 

 原来教化蛮夷,未必总是需要西书五经,未必总是需要道德礼仪约束,戏曲这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一个通俗的故事,也能够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啊! 

 虞允文陷入了思考之中,他有些明白,皇帝陛下为什么要派他往漠北走一趟了! 

 只有了解了漠北,从一个漠北人的角度看待,才能够更好地向朝廷提出最合适的建议,这样漠北才能最终融入华夏! 

 虽然官职还不算大,权力地位也不算高,但虞允文的思考,己经有了宰相一般的气度。 

 他开始尝试着,将目光投放得更加遥远和长远,努力地从全局去思考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