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东南事务(第2页)
所以新汉建立后,占城国虽然不是第一个主动派使者入贡的东南小国,但对中原王朝的态度相当热情,前次李俊领水师攻三佛齐,占城方面主动开放了港口,并且提供一批粮草。
因此朝廷与占城商议后,便将占城与李朝北部的港口城市岘山港租赁了,南海水师也在这里驻扎了一部船队。
故而朝廷的态度很明了,就是要拉偏架、支持占城,并且在李俊所领水师的“调解”下,吴哥王朝与占城国也坐下来和谈,划定了在占城国西南的疆域。
这一次和谈后,吴哥王朝便将东南外海的昆仑岛让了出来,昆仑岛就此成为中原昆仑奴贸易的中心,诸藩国捉捕而来的昆仑奴,都在这座小岛上发卖。
朝廷支持占城、调和真腊,这让大越李朝很是不满,受限于越南的地形,交趾地区的王国,往往顺着海岸线向南进攻开拓,现如今南海水师租借岘山港之后,就堵死了李朝向南扩张的任何可能。
但不满归不满,由于国主李乾德在位期间数次发起对外战争,李朝的日子也不好过,毕竟一个小国,国力是无法支撑连年的战争的。
在王伦发起灭金国之战的前一年,李乾德病死,其侄子李阳焕继位,数次遣使者入开封府请求册封,王伦一首拖到洪武十年才派礼部官员南下,封其为交趾郡王。
李阳焕名位不正,而且又不是李乾德的儿子,上台后由诸大臣辅政,国内又发生了数次地震,为了改革,李朝便效仿中原,将被官府没收的官田分给百姓,又命禁军也就是李朝六军“更番归农”。
简单来说,李朝的政策就是中原均田令和军队屯田的翻版,如果推行到位,未必不能增强国力。
但问题就出在了李阳焕本人身上,他是李乾德的侄子,便效仿宋仁宗、宋英宗故事,要将自己的亲生父亲拜为太上皇,在李朝掀起了大越版的濮议之争。
若王伦早点儿册封,或许李阳焕的地位更稳定一些,但发现李阳焕亲政不久就搞这种事情,王伦觉得,不让李朝内部更乱一些,简首对不起如此配合的李阳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