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宋:水浒也称王万人丛中一回首

第957章 热切的玉麒麟(第3页)

 随着对日本倭国的战事发起后,朝堂一部分激进的官员就叫嚣着收复交趾,他们觉得以朝廷如今的实力,完全可以同时开拓三个方向的战场。 

 毕竟西域的大军主力,是抽调、引导的草原诸部牧民,汉军总共就放了三万左右的兵力;而攻打日本倭国,朝廷的主力是水师,又吸纳了民间的力量,两个方向朝廷总共投入的兵力,还没有超过七万。 

 论兵力投入,还不如灭金、灭西夏时,所以朝廷是有余力收复大理、收复交趾、收复东南诸藩属国的。 

 王伦将主要精力放在北方和西北,一开始朝堂上的反对声音是相当多的,都认为应该继续开拓东南,而不是跟北方的蛮夷死磕,徒费大量财力和人力。 

 但西夏灭亡、丝绸之路再次畅通后,这种声音就渐渐消失了,因为朝廷海路通畅,王伦以北方出人、南方出钱的方式梳理了北方草原与西域后,受益就惠及了整个天下。 

 尝到好处的南方诸行省,尤其是浙江、福建、广东三行省,都希望朝廷加大对南海水师的投入,打通与天竺印度方向的海路,打通西洋。 

 至于对收复大理国最热切的,反而是西川行省,被李纲梳理、治理后的蜀地,迫切想要打通自蜀地经大理国入东南暹罗等国的商道,所以各个行省的诉求不一,核心却都是期望朝廷继续对外开拓。 

 卢俊义拈着胡须,想起了从广西转调湖南的高可立,汉人耐寒不耐热,岭南瘴气横生,高可立就曾上书朝廷,建议安抚岭南土著山民,以岭南百蛮为兵,仍旧以利诱之,以攻大理、交趾等地。 

 这个建议被接受了,高可立眼下就在湖南练兵,挑选的是武陵蛮。 

 “既如此,某便试一试!” 

 卢俊义下定了决心,西北去不成,那就闯东南,他追不上岳飞的步伐,至少也不能落后史文恭太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