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宋:水浒也称王万人丛中一回首

第818章 官方引导技术革新(第2页)

朝廷如今已经对高丽和西夏建立了技术上的优势,高丽权贵、商人们疯狂地与倭国联络,拼命地将高丽与倭国境内开采的铜、铁成船地运到蓬莱府、宁波府等地售卖。

于是洪武通宝就成为了高丽与西夏境内的硬通货,至于在南海地区,李俊跨海攻打三佛齐,洪武通宝几乎已经全面取代了当地的官方货币。

前宋也非常重视矿业,在天下诸路、州等设监,但王伦认为这还远远不够,他可以以官府的力量组建、培训探矿队,但同样也需要民间力量的加入。

如果他这个皇帝就喜爱水彩画,那么就可以引导民间画师们对矿物颜料的极大需求,民间也就有动力,在利益的驱动下寻找、勘探矿物源,而来自人民的力量显然是要超过官府的力量的。事实上王伦的审美与赵佶相比并不高级,他更追求的是技术带来的规范化的美感,但是在这个时代,皇室的审美影响力是夸张的,甚至对某些行业的技术革新是起到了推动性作用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满清的康熙、雍正,都有着文人审美,到了乾隆时期,就变成后人口中戏言一般的“农家乐”审美,比如瓷器方面,就有著名的“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简直是华夏制瓷工艺的巅峰,完完全全的炫耀技巧之作。

王伦也需要通过自已对科技的审美,来推动诸多行业的技术不断进步,而这种技术上不固步自封的不断超越,才是中原王朝将来始终站立在这个星球顶端的最大助力。

所以王伦就要引导国内市场的巨大生产和消费能力,那么从国外就会有商人将更多的矿物运售而来,这样朝廷就可以知道,国外哪些地方有哪些矿产,也可以就此完成非常重要的情报收集。

而等到中原王朝不断壮大之后,汉军将会闻着矿产的味道杀奔而去,将周边的矿产资源全部抢占在手中,一如曾经的霉军对石油的渴望。

王伦十分期待着不久的某一天,他指点着地图,然后大声叫喊:“额滴,额滴,斗肆额滴!”

在李唐与赵佶讨论着颜料、光的散射等绘画技巧时,王伦又召集了朝廷重臣,商议接下来几年的国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