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朝廷决意下招安(第2页)
蔡京抚须点头,说:“崔亚台是老成谋国之言,甚善!”御史大夫在大宋朝属于虚衔,宋神宗元丰改制后,御史台的最高长官就不再是御史大夫,而是御史中丞。
但崔靖官级不够,故而为权知右谏议大夫,掌管御史台事务,所以蔡京称其为“亚台”。
蔡京之所以支持“诏安”,还是因为赵官家对他厌倦了,想要换个替代他的宰相了,蔡京自然是不肯的,他知道赵官家最大的心愿,就是收复燕云,故而他支持童贯,也改了主意,意图对梁山诏安。
梁山若受诏安,京东路就安定了,那么他也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协助官家谋划辽国方面,毕竟他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从前,不愿被梁山干扰太多。
童贯听了崔靖的话,如何不知道诏安是蔡京的心思?他刚败了一阵,又得了蔡京的恩惠,替他向皇帝隐瞒了自已兵败的事实,自然也不会反对。
高俅仍旧一心想要报仇,但蔡京、童贯都支持诏安,他也无力反驳,也只能随声附和。
于是几日后的朝会上,崔靖就提出了朝廷当派一员大臣,前往梁山诏安,童贯、蔡京等人纷纷支持,赵官家“从善如流”,反正朝廷养的兵够多,也不差梁山这一支。
前往诏安的人选,赵官家就挑选了殿前司的武官、太尉陈宗善。
赵官家是个喜欢折腾的,“太尉”在他这一朝,算不得三公,只是正二品的武臣官阶之首,似陈宗善这样的太尉,赵官家前后就封了二十多个。而且太尉与太尉之间的差距也很大,如高俅这样的,职事官是殿前司都指挥使,那自然就是实权太尉,而陈宗善,只是虚衔太尉而已。
朝会散去,陈宗善去中书省领了诏安的圣旨,去光禄寺领了御酒,回到府中,自去收拾。正忙碌间,太师府派人有请,陈宗善就匆匆去了蔡京的府邸。
蔡京便吩咐地说:“官家差你去梁山泊招安,特请你来说知:到那里不要失了朝廷纲纪,乱了国家法度。你曾闻《论语》有云:‘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