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宋:水浒也称王万人丛中一回首

第285章 挖掘地道(第2页)

 两方对射了数轮,梁山士卒就潮水一般退去,梁中书不放心,又令城中守军、衙役上城,再令征调百姓青壮为民夫,加强了防守。 

 经过初次试探,王伦再次确认了,朝廷官兵果然善于守城,弓弩配备得也齐全,更别说城头还设有拍竿、悬木、擂石等诸多守城器械。 

 其余三面城墙外的巡哨探查的骑兵也陆续回报,都说城头满是官兵,把守严密。 

 这么看来,怕是寻不到也制造不了合适的机会,让城里的孙安等人发作了。 

 王伦却又令一营步兵,自地道口集结,缓缓散兵出发,作势要攻城,仍旧半路遇到弓箭就返回。 

 他这么做,是为了确定地道口到城墙的距离,毕竟只能目测,他需要一个相对准确的数据,这样每个时辰辅兵们能挖掘多长的地道,就可以对爆破城墙的时间做一个预估了。 

 于是从午后开始,梁山先后发起了三次试探性的进攻,王伦大致推断出了时间,再有一整天,就可以挖掘到城墙下面了。 

 王伦组建的这支挖掘地道的队伍,领头的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瘦巴巴的浑似个老农一般,留着短须,穿着黑衣短打,用一块黑布包了头,一笑就露出两颗檀香木镶嵌的牙齿来。 

 大家都称他“夏外公”,但他本人却不姓夏。因他年轻时,与时迁是一个路数,专一盗墓,也去辽国境内偷盗,据他本人吹嘘,他曾盗挖了一处辽国贵人的墓地,却原来是义成公主父亲的。 

 义成公主,就是辽圣宗时嫁给西夏国主李继迁的那位耶律汀。盗了西夏开国之主老丈人的墓,同行们便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西夏外公”,又简作“夏外公”。 

 绰号传开,他的本姓也无人知晓了,逢着他的人都叫他“夏外公”,他也懒得解释,自我介绍时也干脆说自已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