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章——陈启心腹董森


  几天后,宝岛各种流言飞起,让竹联帮众人坐不住了,陈启的心腹手下董森将所有流言收集起来,统一交给陈启。

  望着手中厚厚的情报查看,陈启怒火发出冷哼声,随后一把将手中情报狠狠的扔在地上。全部都是针对他不好的谣言。

  “阿森,通知各位元老、堂主,晚上召开帮内紧急会议!”他转身对董森说道。脸色很阴沉冰冷。

  “是,老大,我马上通知下去……。”

  董森是军人出身,1976年入帮后深得陈启器重。和张安一样,董森也是陈启心腹,董森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一生为国党效力,至今灵位仍供在宝岛的“忠烈祠”里。他的大哥和妹夫都是国党军官学校毕业的现役军人。

  董森初中毕业后,继承父业进入军校,曾经在金门岛等地服役近十年,并加入了国党。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家庭还是军中的教育,都使他头脑里树立了牢固的“忠党爱国”观念。

  服役十年,董森并没有爬上去,仅当上一名上士士官长,然后得到两万多元台币的退伍金。他把一万元退伍金送给寡居的母亲,用剩下的钱买了一辆汽车,开始干上送货员的行当。好不容易积了点钱,他便和几个朋友跑到台北合伙开了一家印刷厂。生意开始做得相当不错,董森也志满意得,准备再干几年,拥有自己的公司,就是不能光宗耀祖,也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了。

  然而在宝岛生意竞争激烈、尔虞我诈的社会里,董森的工厂却被骗破产了。光明的前景一时变得黯淡无光。这次失败,使董森深深感到商场如战场,司法制度对没有势力的人毫无保障,他们不仅平时要给警察送红包免除骚扰,就是钱被人骗了找到司法机关,你没钱打点,也同样是“有理没钱进不来”。

  一九七六年,就在董森落魄窘困之时,他通过从前军中的一位老长官结识了竹联帮“执法”陈松,并在陈松开办的咖啡店当“小弟”。后来陈松又转到新生东路开了一家餐厅,董森亦跟随至此,恰在此时,陈启正筹措东山复出,有迫切用人之需,几次和陈松商谈,发现董森这个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