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上善若水(第2页)

 现在这《天京报》在胡文郎手中,假以时日,必然可以借助此报再立一道统。

 对此,善老毫不怀疑。

 因为他刚刚想要借助自身道统,推演这部分关于《天京报》‘小说版面’的事情,但是却一无所获。

 只不过若是胡文郎的道统立下,对于整个小说家,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周铁衣继续说道,“胡文郎是主编,他的‘齐小圣’自然能够登上《天京报》连载,不过我估摸着他写书的速度跟不上《天京报》刊登的速度,所以这差额,还需要善老您补上。”

 这个世界的小说家可没有日更的说法,日万,那更是万万不可能。

 每三天写一篇连载,估计都能够要了胡文郎的命!

 所以这小说版面还需要引进他人的小说撑场面。

 在善老递上拜帖的时候,周铁衣就已经找过胡文郎,详细问过善老的事情。

 这位是小说家‘志怪’派的代表,因为活得够久,又时常提携后辈,所以被小说家尊敬,为云宫‘三老’之一。

 既然是更为中立的‘志怪’派,自然就是周铁衣拉拢的对象,更何况志怪派的短篇小说,本来就适合在报纸上刊载。

 善老也和其他拿过《天京报》基础版面的人一样,久久不愿意放下。

 只能够在心中叹道,真是利器啊,以前怎么没有人想过这利器呢?

 想到这里,他又忍不住自嘲的笑了笑。

 以前必然是有人想过这利器的,只不过没有人敢挑战儒家,法家的言道权柄,做这件事,更没有本事做好这件事。

 只有周铁衣这个怪胎降世,不仅敢做这件事,还一开始就将这件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善老摇了摇头,“我已经老了,写不动文章了,这机会还是留给年轻人吧。”

 说完,他顺势说道,“你说的报亭之事我应下了,不过大家需要时间适应,毕竟这草木成长,也不是一天就能够做好的事情,不如先在天京三十六楼试试?”

 善老口中的天京三十六楼是小说家内部的说法,代表着小说家三十六座大型书楼。

 周铁衣敲了敲桌子,看向胡文郎。

 胡文郎既然是主编,那么有些事情自己就要舍得放权,交给胡文郎去判断。

 不然自己管着这么多事,修行的时间只会越来越不够。

 反而放权之后,自己只需要抓住人,同时留下后手,出了事,自己找胡文郎就行。

 见周铁衣望向自己,胡文郎暗中估摸了一下,微微点头。

 既然周铁衣已经在小说家内部开了一道口子,那么这件事后续留下的任务越多,反而越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

 周铁衣停止敲击桌面,对着善老说道,“我会让申屠元他们停下闹事的。”

 一番亲切地交流之后,善老用了午膳,心满意足地坐着马车离开。

 车上,他反复思考自己和周铁衣今天的交流,最终不得不承认,周铁衣对于权势的运用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一番对话下来,让他甚至有种和司民对话的错觉。

 想到这里,善老低声说道,“当真是上善若水啊。”

 ······

 小石镇,吴府门前。

 人群在吴府家丁的驱赶下,渐渐散开。

 李剑湖双腿已经被打断了,但是他仍旧不发一言。

 这些天【罗汉金身】修行带来的帮助委实不小,所以即使断了双腿,伤了血气,但他仍然能够咬着牙,拖着身子,离开吴府门前。

 等他离开了吴府两条街,旁人才敢上前帮忙,李剑湖只是让好心人帮忙通知了那位在镇上的同姓叔伯。

 这小石镇,吴家势大,自己现在得罪了吴家,谁帮自己,谁就是吴家的眼中钉。

 不帮自己是安分,帮自己是情分。

 忽然,李剑湖想到了‘熊猫’老先生那句‘路是自己选的,跪着也要走完,莫要怨天尤人’。

 结合现在的状况,他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当这感悟升起,顿时让身上的伤势都不那么疼了。

 只不过他这痴痴傻傻,不知疼,反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让周围人只以为这少年怕不是被打伤了脑子,心中对李剑湖的惋惜又多了一分。

 “哥!”

 见弟弟哭着跑了过来,李剑湖咳嗽一声,“别哭!我还没有给你买糖葫芦呢!”

 李弘毅听到这话,又悲,又急,“你怎么弄成这样了!”

 李剑湖问道,“大伯呢?”

 李弘毅老实回答,“大伯让我过来,他不过来了。”

 李剑湖点了点头,也没有怪这位同姓叔伯,别人毕竟只是和你同姓,若是小事,帮你照顾一下孩子也正常,但现在自己惹下了小石镇‘天大’的麻烦。

 这位同姓叔伯一家还要在小石镇上生活,不来也正常。

 ······

 临近日暮。

 正在养气的莫天恒听到了一阵急切地敲门声。

 他睁开眼睛,咳嗽了几声。

 自从自己的丹田被那位何家的天才击破,自身的武道就像是漏水的水桶一样,不仅无法增长,还每时每刻都在倒退。

 幸好自己以前有过一段机遇,遇到一位云游的法华寺大师,得到一门秘术传承。

 当初自己武道有望,是山铜府有数的少年天才,当然不会在意一门秘术传承,特别是这门秘术传承,还是破落的公输家飞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