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前怒后惧(第2页)
“这等助纣为虐之辈,一定要昭告天下,让百姓知道正逆!”
······
群臣越发激愤,周铁衣就越发淡然,他身上的光辉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种要飘然离世之感,与周围恨不得上前吃了周铁衣的衣冠禽兽们形成鲜明地对比。
看到这一幕,王明义反而在心中涌现出一股莫名的悲哀。
他找出周铁衣学说的漏洞,是想要集百家智慧,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但现实是当他找出一个漏洞,还没有说其它他经历的好处之后,朝廷上的百家们就开始口诛笔伐,他们口中的正逆到底是为了平津渡的百姓,还是为了朝廷之上的党争,大家心里都清楚。
相比于平津渡那些鱼肉乡里的小吏,这些朝廷之上的殿臣也不遑多让。
“诸位,安静!”
勃然的浩然正气如同一股白色小型的旋风推开,压制住了殿上嘈杂的声音。
炽热的浩然正气此时好像有一种叩问人心的力量,让百官此时心中的阴郁显现,形成一团团模糊的黑色轮廓虚影。
百官们微微诧异,看向来源。
他们诧异王明义的浩然正气之纯正,竟然能够在大殿之上施展开来。
当时王明义继承了车文远的一个‘义’字,而后在火车商会当学徒的时候,领悟了儒家六品‘浩然气’。
随后在平津渡进行实践。
平津渡的局势很特别,因为有神道之乱,所以百姓民心惊慌,但是又因为周铁衣明确提出了平津渡的改革之法,汤州府和宁王府的资源都明显倾斜过来,所以留在平津渡实践改革之法的王明义算是取了一个天大的巧劲。
儒家五品‘安民’,普通儒家修行,要么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本来就民心安定,想要以自身政绩让百姓们认可,非得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的苦功。
要么一个地方大乱,如渊蒙前线的城镇,区区一个儒家六品过去,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方案没方案,如何能够让民心安定。
唯有平津渡这种局势,好像是专门为儒家修行者准备,由一个小乱走向大治,因此不过半年的时间,王明义才能够顺利进入五品‘安民’。
但仅仅只是‘安民’,远远不到能够在大殿之上震慑百官的程度。
金銮殿中有圣上,天后坐镇,除了周铁衣这等猛人,就算是董行书也难以轻易调集浩然正气。
所以王明义能够做到这一点,说明他的浩然正气很奇特。
王明义完全继承了车文远的传承?
不少儒家的人在心里面想着。
儒家的四品名为‘继往’,承接过往教化之力。
当日车文远已经临近三品,有些许道统雏形,他将自身的‘义’字传给王明义虽然隐秘,但是儒家都知道,所以王明义继承车文远的道统雏形,能够快速成为四品大家都不奇怪。
但即使是车文远,也不能够在这金銮殿上直接显化浩然正气吧?
“圣人遗泽!”
被太学院祭酒张事忠扶着的董行书这个时候也不咳嗽了,走上前几步,触碰到王明义那莹白纯净的浩然正气,用一种斩钉截铁的话说道。
这顿时让百官们忍不住惊讶出声,今天这朝堂之上的变化原本以为儒家已经山河日下,但突然出现一个继承圣人遗泽的王明义,顿时让局势变得越发有趣起来。
百官们忽然想到了之前车文远和周铁衣打的赌,虽然车文远的修行不及在场很多人,但是人之将死,或许真的有什么奇特的天人感应,特别是道统这种能够与未来交织的事物。
车文远不一定看到了所有的未来,但或许他恰好真的看到了一个未来的片段,因此才敢与周铁衣定下赌约。
这让所有人对于王明义重新变得重视起来。
至于王明义如何得到圣人遗泽……
御座之上的天后忽然开口道,“董公所说,可是学宫儒圣最后的遗泽?”
当日开学宫,最后成全了周铁衣,开辟了大赤天,圆满了太极阴阳镯,但同时也确定了儒圣的骸骨中的力量早已经被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