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真的去王寨乡?(第2页)

 宋思铭向梁秋香介绍道:“我也是参观完省城的江台古城,才有了相似灵感,王寨乡的基础虽然薄弱,但无论自然景观还是文化基础,在青山都是名列前茅,完全可以打造出一座属于青山自己的古城。”

 “王寨乡确实是好地方。”

 梁秋香微微点头。

 之前准备去王寨乡调研的时候,她也是做了功课的。

 王寨乡地处天行山脉,据险而守,景色突出一个险字,其在古代乃是兵家必争之地,与很多历史典故,都有关联。

 “建设一座古城,资金至少要十亿起步,资金怎么落实?”

 梁秋香开始询问细节。

 “资金我自己解决,无需财政拨款。”

 宋思铭回答道。

 “自己解决,那青山古城,到底姓什么?”

 梁秋香紧跟着问道。

 所谓姓什么,其实就是民营还是国有。

 “政府掌握主导权的股份制共营模式,王寨乡提供土地资源,民营资本进行建设管理,参考金山矿业老厂区的工业游示范基地。”

 宋思铭说道。

 其实,这些在方案上都有说明。

 “看来你已经胸有成竹。”

 “那就试试吧!”

 这一刻,梁秋香终于松口。

 “我一定不辜负领导的希望,势必把青山古城打造成整个青山市的旅游亮点。”宋思铭向梁秋香做出保证。

 “不要这么急着立军令状。”

 “金山矿业的事收了尾,我的新秘书得到落实,你才能去王寨乡。”

 梁秋香告知宋思铭。

 “那我抓紧把这两件事办了。”

 对于去王寨乡,宋思铭已是迫不及待。

 毕竟,他的方案都做出来,只待实施。

 其实,宋思铭最初是打算去王寨乡所属的澜沧县,当县文旅局局长的,但是仔细研究了文旅局的职能之后,他才发现,文旅局只能进行业务指导,景点的建设,管理,最终还是地方政府说了算。

 这也意味着,文旅局在景点建设上,并没有主导权。

 宋思铭可不想上任之后,还要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所以,王寨乡的乡长,就成了一份非常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