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跳圈”的底气




                其实何雨柱对这次天津卫之行,并没有抱有太大希望。



    以何雨柱前世的经验,咱们先进机器应该是有,但大概率是在高端科研上面。



    对于民生所需的东西,这段时间咱们还顾不上。



    说实话,也是没那个需求。



    大家都没有电视机,也就没有人期盼了。



    时间,是让我们比别人落后的唯一原因。



    别人花两三百年时间建设起来的工业体系,咱们从一穷二白到改开前也不过三十年。



    应该说,在新国成立前,不是没有闪光点。



    但单个的突出,弥补不了整个工业体系的落后。



    就像是造电视机一样,光一个显像管,就需要玻璃加工,电子枪组装,荧光粉涂覆等一系列生产流程的建设。



    关键里面每个点,都代表着某一段工业体系的越级建设。



    里面需要的金钱,人力是海量的。



    想要发展起来,那是千难万难。



    所以改开后,有一段时间,咱们跟洋鬼子好的时候,很多人鼓动着“造不如买”这个说法。



    还有不少人提出,咱们只要做好代工行业就可以了。



    也就是咱们只要出基础劳动力,其他高科技的研究让发达国家去进行。



    这个说法,并不新鲜,往前面倒个近六十年,当时老北洋也是如此想的。



    所以别人家都是动真家伙,而老北洋却是派了一帮劳工过去。



    最后别人分蛋糕的时候,顺便把咱们当蛋糕给分了。



    何雨柱提出的这个买二手生产线,表面上跟改开后那些人说法差不多。



    但其实是不一样的,首先,咱们这边电视机市场不大,所以不算是挣自己老百姓的钱,然后交给洋鬼子。



    从一开始何雨柱鼓动四九城建设电视机生产链开始,瞄准的市场,就是新兴发展的整个亚洲市场。



    所以通过买生产线,节约一点时间,好让咱们在这场饕餮盛宴当中,能分到一块肥肉。并且拿着挣到的利润,让咱们在相关的工业体系建设上,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何雨柱觉得那应该是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