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何雨柱的新想法(第2页)




    关键人家理由相当合理,为了保护外贸科研这条线嘛。



    像是原本有一些玩具厂以及街道,在这边有兼职的办事员,都是求之不得能有人替代他们。



    谁也不想好好的城里不待,突然哪一天就让他们在农场转正了。



    所以老路那边派人到农场,是大家都高兴的事。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何雨柱对于农场的规划,算是补上了最后一环。



    以后这家农场,就是一个正规的厂办附属农场了。



    一件事接着一件事,何雨柱不想忙,但很多事情却是耽误不起。



    就像小钱老师的问题,何雨柱骑着车在前面,后面带着个毛头孩子。



    小钱老师带着他媳妇,手里提着个花布包裹。



    要不看小钱老师身上的衣着,以及他脸上的儒雅神色,还以为是谁家小夫妻回娘家。



    何雨柱边骑边说道:“钱老师,那边我已经联系好了。



    不过你们夫妻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乡下的学校教学,可不像四九城里面那么安逸。



    您以后身上这身衣服,最好是收起来。



    裤子上打两个补丁。



    别的不说,不能太另类。



    小毛头,以后你在乡下,也不能说城里的日子,知道没?”



    何雨柱后面的八九岁孩子,是小钱老师的儿子,也是当年何雨柱帮忙安排奶粉救回来的。



    当初老钱家还想让这个孩子认何雨柱当干爹的,何雨柱自认福缘浅薄,却是没答应。



    但这个孩子从小跟着小钱老师经常到何家玩,却是对何雨柱相当熟悉。



    闻言,小名毛头的孩子乖巧的说道:“何叔叔,我记得了。”



    等到了地头,小钱老师才知道何雨柱说的不能太另类是什么意思。



    他已然穿的不算好了。



    但这边学校的领导,穿的更不好。



    身上倒是干部装,但领口,袖口,都是磨出毛边了。



    裤子上,补丁叠补丁,还光着脚,脚上满是泥泞,



    肤色黝黑,身材瘦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一看模样就是从田地刚回来的老农。



    “这是这边小学的朱校长,朱校长您好,这位是从城里过来助教的钱老师还有他的家属。……”何雨柱介绍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