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GO之黄金年代轮椅发烧友

第623章 各种各样的年终盘点(第2页)

但不等于最有变现能力。

商业价值是预估出来的,变现能力才是考试的最终答案,也是金融圈要考虑的最终答案。

这种超过faze实际商业运营模式的花团锦簇,也算是埋下了一个不算小的祸根。

在csgo这个具体的板块里,faze俱乐部的那些花花绿绿,是没有多少正向助力的。

这只是faze众多项目里的其中一个。

这个板块的粉丝群体和最终市场价值,是非常有限的,就那么大。

而faze在其他项目里的运营,甚至还不如csgo。

所以哪怕faze在北美看上去那么花团锦簇,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对选手们的实际影响,并没有多大。

无非就是选手们可以在合同允许的范畴内,再涨一涨工资,多接一些代言,但也不会到离谱的地步。

他们不能打破行业规则。

faze如果给自己的选手们开出每人百万美元的月薪,那让其他俱乐部怎么玩儿,大家就该掀桌子了。

一个选手的月薪,比ajor的总奖金加贴纸分成还高,那就太扯蛋了。

选手的薪水,和从事项目的具体市场规模,是有一个隐性公式的。

违背商业规则的行为,就是自寻死路,引火烧身而已。

现在这些电竞俱乐部的生存方式,还都是靠着赞助商爸爸的施舍,赛事奖金和主办方的加盟费来维持。

噢,对了!打进ajor拿贴纸奖励也是一项,但涵盖不了多有俱乐部。

当然了,还有一些周边产品的收入。

赞助商爸爸的钱,还是俱乐部运营资金来源的大头。

它根本就不算是一个健康循环的商业模式。

底层逻辑还是粉丝经济和赞助商经济。

它在金融市场里,根本就没有说服力。

反过来呢,拿金融市场里的那一套,安在俱乐部身上,就目前来说,根本行不通。

所以说,拿一些没用过的模式,跑过来掀赞助商和粉丝的桌子,没人敢干。

如足球篮球之类的传统体育项目,他们也不敢。

用资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们是要看盈利能力和可复制的能力。

从这两方面来说,faze哪样都不占。

所以在金融市场的失败,几乎就是定局。

……

各类博眼球的年终盘点一出来,倒是没有太出乎粉丝们的预料。

2017年最赚钱最成功的战队,faze.。

faze在下半年自esLone科隆小组赛之后,已经打出了线下赛40连胜。

当然了,这是包括那些小组赛bo1战绩在内的。

即便是这样,也非常恐怖了。

比蛮荒时期nip的87连胜,含金量要高多了。

2017年阵容最稳定的战队,faze.和Astralis。

这两个队伍都没有人员变更。

2017年度成绩最稳定的战队,Astralis。

那倒是没毛病。

他们几乎进入到了所有s级大赛的四强或者决赛,甚至都没有什么一轮游的现象。

就连faze,在上半年还有过一轮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