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劝诫(第3页)
徐建国为自己的聪明点赞,别人一个个的都说好,说明自己眼光还是可以的。
“你都说了,那是演的,人家大冬天的都能拍夏天的戏,夏天拍冬天的戏,这么穿只是为了彰显角色身份,你现实中见过多少人这么穿的,不说衣服合不合身,就是这么穿的,不是推销的就是卖房的。真要有身份,人家就是穿个布鞋,有谁会看不起?”
徐伟估计徐建国最近是被人捧得有点飘了,身边本来就一堆酒肉朋友,现在徐建国发达了,人家可不使劲吹捧么。
苦口婆心劝了好一会儿,才让徐建国清醒过来。
“早就说了,你那帮酒肉朋友尽量少来往,也就两三个还可以,你自己想想有什么事不都是那两三个人每次不遗余力的帮你吗?其他人哪个不是嘴上说的好听,实际上真的帮你忙了吗?无非就是看你跟大爷爷关系近,人家想托你办事而已,你屁颠屁颠的给人办事,人家一顿饭两条烟就给你打发了,你给他们办的事放到社会上你看看哪件不花个几万能办的下来?”
老徐家很多亲戚都是老师,其中混得最开的就是和徐伟爷爷一个辈分的大爷爷徐耀祖,是镇上第一个大学生,一路从一个普通老师走到今天,成为县里教育系统二把手,因为年纪大了,近两年主动让路,给人让位,自己退居二线当了县里重点高中的校长。
因为从小和爷爷一起长大,又颇受祖母恩惠,加上人因为工作忙,很少回家,家里的老爷子有什么事,都是徐建国忙前忙后,所以徐建国找他帮忙办事,基本上都会给办。
只不过让他帮忙办事,人家也是要消耗情分的,这也是徐伟知道后,制止徐建国的原因。
这些年,不是这个家里孩子转学校,就是那家孩子是教师,想换个学校。
要是徐伟来办这事,不说发家致富,也不会让家里是之前那个样子,更不会让徐耀祖后来渐渐有点疏远的意思。
为了防止徐建国再被人三两句就哄的晕头转向,徐伟用了一下午时间给徐建国重新洗脑。
等傍晚徐伟离开项目部的时候,徐建国也像丧失了精气神一样,开着车跟在徐伟后面回家。
“你爸这是怎么了?”张翠萍看见徐建国的样子,偷偷的拉住徐伟问道。
“没事,不用管他,下午跟他说了点事,等他想明白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