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争马斗秦公疾还(第2页)

 

……

 

诸人回到帐中。

 

李善道接着刚才的话头,再次问王宣德等,说道:“我贤兄、宋金刚等部现到了何处?”

 

“回禀大王,刘上柱国部前日刚打下沁源,分兵一部,以罗艺为将,西出上党,过霍山,入临汾郡,现进至到了岳阳、杨县。宋柱国部已拔乡县,榆社县献城降之,其部先锋北上,现已抵至平城周边,与刘武周部派在太原郡东部的兵马有了接触。”王宣德回答说道。

 

霍山,又名霍泰山,又名太岳山。这座山在后世的名气不大,但却是《周礼》记述的“冀州镇山”。开皇十四年,杨坚祭封天下四大镇山,分为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北镇闾山、冀州镇霍山。此山名在“四镇”之一,与“五岳”齐名。现之为上党郡与临汾郡北部郡界的分界线。——上党郡在临汾郡的东边,沁源县在上党郡的最西部,出沁源,向西穿过霍山,就是临汾郡地,北为霍邑,南为岳阳、杨县。霍邑、岳阳两县之名,皆是由此山而得。

 

平城,这个平城不是北魏中期的旧都平城。北魏的旧都平城,为后世之大同,位处在北边的马邑、雁门地界。此个平城,是开皇十六年新设之县,其地是从东边的和顺县析出,与和顺县相同,亦属太原郡。此县向南,不多远便是上党郡;向西北,百余里即榆次、晋阳等县。

 

如前所述,上党、临汾、太原等郡与李善道主力现所在之河东郡的位置分别是这样:河东郡向东是绛郡,绛郡北是临汾郡;临汾郡东是上党郡、向北是西河郡;上党、西河北是太原郡。

 

也就是说,刘黑闼部驻在沁源的主力兵马,现与李善道部主力,隔着临汾与绛两郡,这两个郡都是小郡,占地不大,沁源在东北、龙门在西南,相距约两三百里;而宋金刚部,无须多说,则已是进入到了太原郡的东部。当然,宋金刚部一定程度上,是“孤军深入”,其部距离李善道部主力,相比刘黑闼部,就远了一些,大约有个四五百里。

李善道熟视沙盘,说道:“李孝基如果是改变了‘先救晋阳’的策略,现在他打算转而先阻击我军北上,则他必然增援西河郡的唐军。西河位处太原之南、临汾之北,扼汾水通道,只有西河郡在唐军手中,他们才能挡住我军沿汾水北上,到太原。

 

“如此,我军当下的应对之策,无非便是两条。一则,继续沿汾水北上,过绛郡、临汾,正面进攻西河的唐军守军;二则,从侧翼进攻,即从西河郡东边的上党郡,同时攻入西河郡。

 

“我意,第一,先令我贤兄主力自沁源西进,配合我主力,南北夹击,迅速攻取临汾;第二,临汾既下,我主力接着沿汾水谷地北上,由南攻入西河郡;第三,我贤兄部还沁源,北拔铜鞮,为奇兵,经上党郡西部,从东边入境西河,配合我主力进战;第四,至於宋金刚部,若有机会,就占取住太原东部的一两个要地,以为我军在太原之前哨据点。诸位,我此策可否?”

 

绛郡包括郡治正平在内的大部,都已被黄君汉、季伯常、郭孝恪部打下。

 

从龙门出兵北上,绛郡境内不复再有唐军的阻击。

 

李善道部主力,可以直接经过绛郡,攻入临汾郡。

 

临汾郡辖县不多,只有六七个。要镇仅有一个,便是其郡之郡治临汾县。

 

临汾县在汾水东岸,南接绛郡,北为刘黑闼先锋现所在之杨县、岳阳,——杨县、岳阳尽管刘黑闼部尚未攻打,但只要刘黑闼主力开到,“南北夹击”之势,很容易就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