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互市的春天(第2页)
李奇爽朗一笑,转身回到帅位,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书,递给使者:“这是我拟定的初步合作协议,详细写明了互市的细则、物资交换的品类与价格,一切公开透明。你带回给各部首领看看,若有异议,随时来找我商议。”
使者双手接过,仔细翻看,越看越惊讶,纸上所写,皆是为蒙古着想,不仅物资供应充足,价格也颇为公道,甚至还提及对蒙古传统习俗的尊重与保护。他心中暗自惊叹,这位李将军看来是真心实意想合作,这些细致的安排绝非敷衍了事。
“李将军,您这份心意…… 我定如实转达。” 使者的态度彻底转变,言语间满是敬意,此刻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李奇的真诚。
李奇微微点头,目光坚定:“望早日得到蒙古诸部的回复,我军期待与你们携手共创未来。哦,听闻草原马匹精良,若合作顺利,我会以绿水银行发行的星级金币向你们购买,绝不亏待。”
使者听闻,满心欢喜,再次行礼:“将军英明,如此甚好。我这便回去复命,筹备马匹事宜。”
送走使者后,李奇召集众将,商议后续战略。“诸位,蒙古归附,乃我大明之幸。有了他们的马匹支持,我军如虎添翼。当下,我们既要加快追击清军,又要确保互市顺利开展,稳固后方。”
众将齐声领命,士气高涨。
不日,三千匹骏马如期而至,匹匹膘肥体壮,鬃毛随风飘动,嘶鸣声划破长空,让明军营地一片欢腾。李奇当即安排专人照料,同时下令:“全军换装,将疲惫老马替换下来,提升机动性。”
随着马匹的补充,明军战力大增,继续向着清军逃窜方向追击。沿途,不断有小股清军被明军追上,一击即溃。这些清兵丢盔弃甲,望着明军的铁骑,眼中满是恐惧,纷纷跪地投降。
与此同时,张家口的互市也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要知道,这可是多年来首次官方开放互市,无论是蒙古百姓还是大明子民,都满怀期待。
开市当日,天还未亮,张家口外的草原已是一片生机勃勃之景。湛蓝如宝石的天空上,几缕洁白的云朵悠悠飘荡,仿若悠然的羊群。微风轻拂,嫩绿的草尖随风摇曳,似在欢快地舞蹈,草丛间还点缀着星星点点不知名的野花,五彩斑斓,散发着阵阵淡雅的清香。
张家口外早已人头攒动。蒙古牧民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驱赶着成群的牛羊,牛羊的叫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欢快的乐章。他们的背上驮着精心鞣制的皮毛,色泽光亮,质地柔软,这些是他们准备用来交换的珍贵物资。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奔跑,眼中闪烁着新奇与兴奋,对即将开启的互市充满了好奇。
大明这边,商人们也早早地将摊位布置妥当。一摞摞崭新的铁锅整齐地摆放着,在晨光下泛着黑亮的光泽,旁边是一袋袋洁白如雪的盐巴,堆积如山。
还有那精美的丝绸、细腻的瓷器、锋利的农具等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商人们笑容满面,吆喝声此起彼伏:“快来看看啊,上好的铁锅,坚固耐用!”“新鲜出炉的盐巴,品质绝佳!”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互市的场地上,随着一声响亮的锣声,互市正式开启。瞬间,人群如潮水般涌动起来。蒙古牧民们纷纷涌向卖铁锅和盐巴的摊位,眼中满是渴望。
一位年过半百的老牧民,粗糙的双手紧紧握住一口铁锅,反复端详,口中喃喃自语:“多少年了,终于又能用上这好锅了,以前煮个肉都费劲,这下可好了。” 旁边,他的孙子兴奋地抱着一小袋盐巴,像捧着最珍贵的宝贝:“爷爷,以后咱们的饭菜肯定更香啦!”
大明的百姓们也对蒙古的皮毛爱不释手。一位年轻的姑娘,手指轻轻抚摸着一张柔软的狐皮,眼中满是欢喜:“这皮毛可真漂亮,做成披风一定暖和又好看。” 她身旁的同伴们纷纷点头,与牧民们热切地讨价还价,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互市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