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崛起阳江牡丹

第349章 血肉磨坊2(第2页)

 直到吴三桂打开关门,他们才得以踏入关内,本以为从此再无阻碍,可如今时过境迁,形势逆转,他们竟又要从这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山海关往外进攻,其艰难程度丝毫不亚于往昔那些惨痛的攻城经历,甚至因为这复杂多变的局势和明军如今更为顽强的抵抗,让他们觉得此次出征前途未卜,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尚可喜紧皱眉头,目光如炬般死死地盯着山海关的城墙,转头对多铎说道:“王爷,这直接攻城绝非明智之举啊。您瞧这城墙,高大厚实得犹如铜墙铁壁,且那阎应元防守得滴水不漏,若贸然强攻,咱们的儿郎们岂不是白白去送死?依我之见,不如效仿那昔日的天可汗,制造投石车,对着这城池狠狠地炸上几个月,先把城墙上的防御设施和守军的锐气给消磨殆尽,如此方能有破城之机。”

 多铎听了尚可喜的话,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

 他虽身为满洲贵族,自幼在马背上长大,习惯了用武力直接征服对手,但近年来在与汉人的频繁接触中,也逐渐学到了不少汉人的文化与谋略,知晓汉人在战争中常常有着许多巧妙而复杂的心思和手段。

 此时,他也学着汉人的礼仪,拱手向尚可喜回礼道:“王爷说得在理,本王也正有此意。听闻那红衣大炮威力巨大,待其运抵此处,咱们也用这火炮对着城墙轰他几个月,看这山海关还能坚守到几时!”

 多铎心中暗自思忖,这汉人就是花花肠子多,想出的这些攻城之法看似繁琐复杂,却也不得不承认有其精妙之处,不过他坚信,凭借大清雄厚的兵力和坚定的决心,定能攻破此关,只是这过程或许会比想象中更加艰难和漫长。

 于是,清军在城外安营扎寨,迅速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备战工作。

 一时间,山海关外一片喧嚣嘈杂,尘土飞扬弥漫,人喊马嘶声交织在一起,混乱而又充满了战争的紧张气息。

 士兵们挥舞着斧头,砍伐着周边茂密的树林,每一下砍伐都伴随着树木的颤抖和 “嘎吱” 声,惊起一群群飞鸟,那些飞鸟叽叽喳喳地惊恐地飞向远方,仿佛在逃离这即将被战争吞噬的灾难之地。

 强征来的民夫们则汗流浃背地搬运着木材和石料,他们在鞭子的抽打下,在泥泞中艰难地移动着,沉重的脚步声和粗重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战争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