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乌托邦星空乌托邦

第295章 首次星际探索,荒凉的金星(第2页)

 “乌托邦1号星际飞船”迅速加速到每秒1万公里的速度,这个速度是人类飞行器目前飞行器速度的60倍。2018年发射的“帕克号”太阳探测器是人类发射的飞行速度最快的探测器,该探测器在近日点的速度最高曾达到192千米每秒,不过连光速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正常无损状态的‘乌托邦1号星际飞船’在超级离子发动机的推动下,在真空星际长途飞行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接近光速,也就是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事实上,从遥远的乌托邦星际飞临地球的2000年时间里,这艘飞船的平均速度也到了0.8倍光速。

 即便是每秒1万公里的速度飞行,从地球抵达金星的速度也用了5个小时之久,因为中间的加速和降速过程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同人类的飞行器抵达进行需要4-8个月的时间相比,这个时间足够让人震惊。

 坐在飞船的操控室里,透过巨大的透明舷窗,漆黑的夜空中闪烁着数不清的星星。事实上,太空中悬浮的陨石数量相对不多,对于一艘进行太空航行的飞船更是如此,基本上无需担心行进的路上会撞到障碍物。

 每一艘星际飞船其实也都带有雷达等观察装置,即便是遇到可能发生碰撞的障碍物,也能及时修正前进轨道而进行躲避。

 少洛从后观察舷窗正出神地盯着那个带着点点亮光的蓝色星球,在身后越来越小,愈来愈暗,慢慢地变成了一颗渐不可见的普通星星。因为自转的原因和地球本身光反射并不强的特征,在几千万公里之外观察地球和金星,地球的亮度要低上很多。

 少洛想起了小时候曾经住在农村的一幕。在夏天的夜晚,和哥哥一起在铺了凉席的学校乒乓球台上睡觉。少洛总喜欢看着繁星点点的星空出神,喜欢在里面找出那快速或者慢速移动的卫星,那些卫星就像是能够移动的星星一样,在夏季的夜空中充满了一种神秘而仰望的美感。

 而如今,天上的卫星是以前的几十倍之多,可是对于这个星球来说,大多数的城市夜景因为大气污染已经难见满天的繁星。到了高原或者一些人烟稀少的地区,观星竟然成了一个普遍的旅游项目。

 “那些神仙都住在天上,孙悟空大闹天宫就是在上面”、“牛郎织女和天河相会”、“星球大战外星人侵略地球”、“嫦娥和后羿”的故事少洛已经熟稔能祥......可是那颗从小想去外星空看一看、想去外星球上旅行的梦想却是一直坚持了下来。

 随着地球越来越远,变得不再可见,少洛来到了飞船前进的前舷窗。在正前方,随着时间的进行,那颗金星仿佛越来越大。

 “少洛,其实进行遥远的星际飞行是非常无聊的,那一成不变的满天星光是唯一的风景。为了准备遥远的飞行,我们的飞船航天员们,甚至需要在营养液中沉睡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以此来保持他们生命处于正常的存活状态。”

 化身为一个机甲青年三维形象的小乌指了指身后的那排生命舱,“当我们进入这艘飞船的时候发现,来自乌托邦星系的同胞们因为飞船进入地球大气层出现严重电子故障,导致了这些生命舱停止工作、航天员全部失去生命的悲剧。”

 这个情况,小乌在带领少洛第一次进入飞船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今天在少洛进行首次宇宙航行的时候旧事重提,是有一番另外的意义。

 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和拓展,需要人类不停地探索和发现。这是一个艰巨而又充满挑战和危险的过程,有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探索者的生命只是其中的一个代价之一。

 科技文明超越乌托邦星系亿万年的‘泰坦级星际战舰’也难逃殒命于地球的命运,这只是宇宙探险和征服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没有一种文明科技能够做到永远的领先。

 在距离金星只有几十万公里的地方,飞船的速度明显降低了下来。一个大部分地区被一团团的白云遮蔽着的星球越来越大,从一个亮点逐渐变成了一个乒乓球、一个小西瓜、一个脸盆、一个圆桌的大小。此时少洛准备登陆的金星地区,正处于长达100多天的‘极昼’天气。

 在地球恐怖的电离层事故的经验下,小乌操控飞船缓慢地通过了金星的电离层。在通过了大量酸性气体形成的金星大气层之后,舷窗外面一大个黄褐色的星球呈现在少洛的面前。

 飞船继续向着地表飞去,土黄色的大地和凹凸的地形呈现在少洛的眼前,视野中竟然看到了两个正在冒着浓烟的活火山。金星的质量、体积和地球接近,重力加速度约为0.9左右,如果温度合适的话,当然也有可能发展成第二个生命星球。因为,水、空气这些必备的要素存在和温度的关联是最为密切的。

 ‘乌托邦1号飞船’并没有直接降落下来,而是在数千米的高空沿着金行的地表在飞行。少洛通过数据看到,这里的空气大气压约为20,也就是地球的20倍;地表温度为460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