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麻烦(第2页)

 

这就是句废话,是会查清楚,可这眼瞅着都一年了都没查清,还准备查到什么时候去

 

面对这个调查时间上的疑问,那位副主任也有话说,说之所以调查的时间长,就是因为对工作负责任,保证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

 

总之就是,慢,有慢的道理,横竖都有话说。

 

而今天来柔怀,还是夏副主任主动争取来的,一是想跟这位新晋李副局长多亲近亲近,监委的案子,很多都是公安局移交过去的,他们办案,也经常需要公安配合,跟这位新任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搞好关系,很有必要。

 

二就是他想看看,看看这次过来柔怀能不能顺便了解一下卫华案的详情。

 

没成想,他这次接手的这个案件中的主要犯罪分子郭家兄妹,竟然就是卫华案的始作俑者。

 

而通过社会局前期的问话记录就能看出来,宋平安递上去的举报材料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捏造出来的。

郭家兄妹为什么要这样做,暂时还不清楚,就在这时,夏副主任得知市公安局那位李副局长也在关心这个案子,所以他才找了过来。

 

他要了解一下这位李副局长过问这个案子的目的,现在看来,跟他的目的基本相同。

 

至于说什么是受苏孝民所托才关心的,那不重要,罗、苏两家的关系之亲密谁不知道。

 

“郭家兄妹是卫华案的始作俑者,还有那个举报人宋平安,他们四人这次到案,相信卫华同志的事情很快就会查清楚。”

 

“夏主任办案还是非常让人放心的。”李言诚笑着恭维了一句。

 

这位夏副主任在市监委是出了名的黑脸,不讲情面,肯定也会有自己的一些小算盘,就比如他这次主动揽下过来柔怀的工作,就是想和李言诚这个不但个人能力极强,还有深厚背景的家伙多亲近亲近。

 

但总体来说还是一心为公,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实事求是,跟这种人打交道也特别简单,那就是不要有太多私心就可以。

 

“谢谢李局长的夸奖。”

 

“这可不是夸奖。”李言诚笑着摆摆手:“我只是说了个事实而已。”

 

“哈哈,不说这个了,李局长,我听说法院那边想请您过去帮着审一下那几位,前些年发生的一些事情,那几位交代的并不是太彻底,对很多事情他们都不承认,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嗯,有这回事儿,本来想的是等工作交接完毕之后我就抽空过去,可没想到这才刚过来就来了个案子,现在只能是等这个案子结束后再说了。”

 

“您的那种审讯手法真是奇妙无比,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任何犯罪分子在您手中都没有逃脱的可能,想不交代清楚蒙混过关,根本就没有可能。”

 

“唉,终究也只有我一个人,咱们国家这么大,不可能所有的疑难案件都让我出手,夏主任您说是不是

 

我觉得吧,不管是我们公安办案,还是你们监委查案,都应该更加重视证据,而不是依靠口供办案。

 

您也是老监察了,口供的取得手段多种多样,真的就都没有问题吗我看不尽然吧!我个人觉得,法律要健全,法制要发展,有些糟粕该摒弃还是要摒弃。

 

咱们办案,一桩桩一件件如果都能拿出过硬的证据来,即便嫌疑人不交代,也能证死他,我相信,任何人面对这种铁一般的事实,他都无话可说,只能乖乖的认罪伏法。

 

如果能把这种重证据,轻口供的查案方法定成制度,我想,那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也会减少许多。”

 

老夏同志听的有些发懵,法制建设,这个话题太大,他现在可还够不到在这个问题上发言的边,这辈子恐怕都无望。

 

那旁边这位呢

 

他不动声色的瞥了眼走在他身侧的李言诚,以这位的发展速度,以及罗老的支持力度来看,也许再要不了几年,这位就可以在很多重要事项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了。

 

不过……

 

想到这里,老夏同志紧蹙着眉头说道:“李局长,您说的那些我都能理解,您的这个想法我也比较赞成,可据我所知,有的案子确实找不到,或者说因为某些人为的原因而造成证据缺失,如果说以后要求重证据,轻口供,又不允许办案人员动用一些手段,那么要是遇到这种证据缺失的案件,而案犯又拒不交代,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的看他逍遥法外吗”

 

见李言诚想说什么,夏副主任摆了摆手接着说道:“我对你们公安查办刑事案件的流程不是特别了解,但对于断案需要的证据还是知道一些,就拿横跨十年的那个系列案件来说,据我所知,你们缺的可不仅仅是证据,似乎就连一点像样的线索都没有。

 

李局长,这种情况下,我想,恐怕就是那个案犯站在你们面前,如果他不主动交代的话,你们也拿他毫无办法吧

 

您说,要是真的遇到这种情况,难道你们真的就那样看着吗这种案犯,咱都不说法律法规了,就站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用最朴素的情感来说,这种败类都是人人得而诛之,难不成我们的法制建设到最后,反而成了这种败类的庇护伞吗这个道理讲不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