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怀疑(第3页)

 

殿门再度阖上。秦王不动声色地向宫外走去,官家果然怀疑到了他头上。夏孟宪已然是刑部尚书,为何还要冒险勾结机宜司,收集官员罪证,掌控官吏为他们所用?

 

即便夏孟宪想要拜相,也不该这般冒险,除非他背后的主子需要朝堂上诸多官员的支持。除了争位夺权,好像也找不出第二个理由。

 

现在能够谋得皇位的人,有许多,他却是嫌疑最大的那一个。

 

黄河年年防汛,结果却都不佳,整个朝廷都知晓,这是一份费力不讨好的活计,官家却交给了他。

 

如果黄河出事,是不是就能顺势对他加以责罚?

 

秦王走出宫门翻身上马,管事上前道:“王爷,咱们要不要等郡王爷?”

 

“不用了,”秦王道,“回府。”他是想知晓官家与钧哥儿都说些什么,但等在宫门口,不免让人以为他过于焦躁。

 

如今已经是这样的局面,还要缓缓谋划,重新获得官家的信任。

 

……

 

延和殿内。

 

官家将文正臣递进京的劄子拿给淮郡王看。

 

官家仿佛不经意地开口:“你以为此事该如何解决?”留下淮郡王,并非真的有政务要询问,不过为了稳住秦王府。

 

其实此事枢密院早有劄子递上来,无非就是增加边军护卫商贾。

 

但兵部又不能调动太多兵马,当地的厢军多数要戍卫关卡,再者让将士与商贾来往密切,难免又会出现谋私之事,大名府的刘衡不就是如此?

 

所以,并没有商议出什么良策。

 

“臣以为,朝廷可以启用义商,让他们私底下向朝廷禀告榷场的异动。”

 

官家听到这话抬起眼睛,颇有些意外地看着淮郡王。

 

淮郡王道:“商贾本就能为边民带来收益,他们比衙署和边军更容易取得边民的信任。”

 

“义商摸清榷场周围真正的情形,将确切的消息传给衙门,再由边军抓捕那些试图扰乱榷场之人,如此便可事半功倍。”

 

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