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皇党根基(第2页)

 徐阶那是出了名的能忍。 

 张居正出名在于变法图强。 

 李廷机出名却是因为上疏请辞! 

 这家伙在历史上好像是当到了首辅还是次辅来着。 

 但是,那时候正是朝堂之上党争最为激烈之时。 

 他没加入东林,也没加入齐楚浙党。 

 所以,在党争之中他是两头受气,两边的言官那都逮着他不停攻击。 

 这个奇葩,干脆将家人遣送回老家,将京城府邸送给穷苦百姓,然后跑到京郊的破庙之中开始上疏请辞。 

 原本他以为写个十来份,当时的万历不耐烦了,就会叫他滚蛋。 

 谁知道,那时候的万历是真的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他连续上疏将近半年,写了一百多份请辞的奏折,万历竟然看都没看一眼! 

 这一下,他扛不住了。 

 他干脆卷起铺盖,私自返乡了。 

 这就属于擅离职守了,当时的万历若是要追究起来,那可不得了。 

 谁知道,万历不但不朝、不见、不批、不讲,连追究都懒得追究。 

 他在家住了四年,最终穷困潦倒而死。 

 至于他出名,那都是崇祯朝的事了。 

 那时候好事的官员把他请辞的奏折翻出来一看,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好家伙,一百四十多份请辞奏折就没一份是重复的,就连找的理由都不一样,那八股文章更是做得精彩绝伦。 

 这简直就是上疏请辞的典范啊,无论是谁想以任何理由请辞,那都能从他的请辞奏折中找到一份直接抄。 

 后人也明白了,他大抵是实在想不出请辞的理由来了,所以才卷起铺盖私自跑回去的。 

 他就这么出名了,成了野史中有名的明末四大名相之一。 

 人家之所以这么戏称,其实就是钦佩他请辞奏折写得好。 

 万历之所以悄摸摸来到这家伙身后偷看,那也是想看看这家伙的文章到底做得怎么样。 

 这会儿才过去个把时辰,这家伙的文章还没做完呢。 

 而且,殿试的时候有草稿纸十张,那就是让考生在草稿纸上先把文章做好,再抄录在答卷上,以免写得太乱,又或出现涂抹,污了当朝皇帝的眼睛。 

 所以,这家伙还在草稿纸上构思锦绣文章呢。 

 不过,字里行间那都已经精彩绝伦了,而且,这家伙构思的内容那都是怎么忠君,不是故意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