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清流发癫(第2页)

 看样子还得赶紧想办法赚钱来养活这些匠户。 

 这些匠户可都是宝啊。 

 比如木匠,不但会造水车,还有会造纺纱机的,还有会造织布机的,还有会造船的等等。 

 现在的大明正是资本萌芽的时候,谁掌握了这些自带技能的熟练工那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命脉。 

 那些文官不懂这个道理,只知道一味的兼并田地牟利,又或者利用手中的权力做垄断生意赚钱,对匠户乃至商户都是一味的剥削压榨,其实这就是舍本逐末。 

 这些匠户创造的剩余价值那才是最根本的利润。 

 他就是要创造条件让这些匠户创造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出来。 

 说白了就是办厂,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以此来垄断各行各业。 

 问题就是,现在办什么厂赚钱呢? 

 后世的书上很多,比如,做香皂、做牙刷、做牙膏、做玻璃、做镜子等等。 

 香皂、牙刷、牙膏什么的暂时不用想,那个纯靠量,得所有人都买得起而且一直用才能赚大钱。 

 现在的大明土地兼并严重,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平民百姓大多吃不饱、穿不暖,做这些日常消费品想赚大钱那是不可能的。 

 玻璃和镜子倒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会儿玻璃和镜子就如同水晶般罕见,做出来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而且,玻璃做出来了还能做望远镜呢,那可是战场上的利器。 

 万历正琢磨做什么赚钱好呢,一阵马蹄声忽而自东面响起,英国公张元功打马疾驰而来,拱手道:“万岁爷,今天的奏折到了。” 

 今天的奏折怕是不好批,张四维肯定不会就此作罢的。 

 万历闻言,皱了皱眉头,随即挥手道:“走吧,先回去批阅奏折。” 

 这西面的围墙离他住的水房倒不是很远,打马都不用一刻钟即到。 

 他刚带着李玄成和英国公张元功走到水房之中,定国公朱应桢便起身满脸惶恐的将一份奏折双手奉上。 

 这份奏折还不是张四维上的,而是严清上的。 

 臣刑部尚书严清谨奏: 

 定国公及其亲族贿买武举功名,滥叨武职,祸乱朝纲,理应革职查办。 

 自古帝王欲图至治,莫不决于去小人,急于用君子,故虞舜即位即诛四凶,收用元恺顷,除左右之慝去恶,用忠良之臣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