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遇见神班门弄茶
第462章 死忠粉(第2页)
第二天,皇帝拓跋宏下诏,加封任城王拓跋澄为抚军大将军、太子太保、尚书左仆射。原中书令、刺史身份不变。
军队最高地位的官员是太尉,但太尉只是荣誉官衔,没有实际军权。
平时,代表国家最高军权的兵符掌握在皇帝手中。
战时,皇帝就任命具体将领担任大将军、大司马,并将兵符交给他掌握。
这样,大将军或大司马就成为手握兵符(实权)的军队最高指挥。
拓跋澄现在的抚军大将军,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说,关于军队将领,手里有没有兵符,才是判断其权力高低的唯一标准。
具体来说,兵符是以黄金或青铜制作的虎形器物,平常分开两半,领军将领持有左半边、皇帝掌握右半边,两边合起来组成完整虎符,才能调动军队。
虎符制作非常严格、精细,虎躯上雕刻了完整花纹和文字。
每个军营都有一枚对应的虎符。
一营5000人,首领叫校尉。一般两营组成大营,称为一军,由一名将军、一名副将或裨将统帅这一万人。
军营都有固定归属编制和序列号。例如羽林军一营、骁骑二大营……等等。
校尉、将军到某营或某军赴任时,就会从皇帝或大将军手上得到一枚兵符的左半边。
皇帝或大将军要调动该营或军队,就将兵符右半边交给某位将领。
该将领向营校尉或军将军出示右半边兵符,校尉或将军拿出自己掌握的左半边兵符,两者合龛无误,则该将领获得该支部队绝对指挥权。
没有完整虎符,即便是领军校尉或将军,也不能率自己的全部队伍随便走出军营。
校尉或将军平常能够带着行动的军士数量,有严格限制。
违反军规者,轻者砍头,重者灭族。
全国军队兵符的右半边,按说都在皇帝手中。
不过,为了便宜行事,皇帝往往将一部分兵符的右半边直接交给自己信任的将领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