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遇见神班门弄茶

第459章 班禄制(第3页)

 如果魏国只是固步自封,拓跋他的观点也没什么。

 但冯太后和孝文帝已接受了“大同计划”,立下了宏愿:要覆灭南朝、统一全国。

 不斩灭拓跋他及同伙的想法,那就会严重影响“大同计划”。

 于是,在冯太后授意下,中书监高闾出奏:“……君班其俸,垂惠则厚。臣受其禄,感恩则深。于是贪残之心止,竭效之诚笃。……”

 总之,高闾论证后得出结论:实行班禄制,可使君臣一心、百姓富裕、天下太平。

 高闾与高允出身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俩都是前司徒崔浩家收留的杰青。

 只不过高允是崔浩之父收留,高闾是崔浩亲自收留。

 “国史大案”发生时,高闾在中书省任博士,成为皇帝秘书,与高允一起被拓跋焘网开一面、躲过一劫。

 另外还有几位鲜卑大臣出列反驳拓跋他的观点。

 拓跋他资格再老,在朝堂上的势力怎能比得过冯太后和皇帝?

 “班禄制”于是迅速在魏国强力推行下去。

 为了加快进度,冯太后采取杀鸡儆猴策略,在地方挑选几个反对新法的刺头出来,砍头立威。

 其中来头最大、官职最高的是皇帝拓跋宏的舅舅、秦益二州刺史李洪之。

 李洪之和几个小官被杀后,其他反对者立即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