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遇见神班门弄茶
第426章 追忆(第2页)
因为这500里河道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正是汉水与嘉陵江孕育的源头区域。
具体来说,汉水失去这500里河道,流域面积和水量都减少了约1\/3。
相对应地,嘉陵江的流域面积和水量增加了约1\/4。
最糟糕的是:汉水减少了水量,大大削弱了自身通航能力。是正向作用减弱。
而嘉陵江本来就穿行在崇山峻岭间,年年雨季都闹洪灾。水量增加后,河流更加湍急、加剧洪水泛滥,令流域内百姓苦不堪言。是负能量增加。
可以说,公元前186年的武都大地震造成的西汉水改道,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想当年,汉王刘邦用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所以能成功拿下关中,就是因由汉中经汉水可直达渭河上游的上邽(天水),经汉水支流可达渭河中游的陈仓(宝鸡),而且水量很大,中、小型船只可以畅行无阻。这点为刘邦后勤补给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反观蜀汉诸葛亮:汉水上游已被截断;嘉陵江河道窄而多弯、流急湍猛,行船凶险万分,九死一生,根本不能大规模运粮。
没有汉水上游黄金水道做后勤保障,即便诸葛丞相发明了“木牛流马”来运粮,也只是杯水车薪。
诸葛亮最后不得不撤军,就是因为粮草枯竭。
后人多把蜀军粮草不继的责任,归咎于蜀国尚书令李严故意给诸葛亮使绊子。
其实这是严重误解,冤枉了李严。
根本原因还是诸葛亮失算:他以为400年前汉王刘邦能翻过秦岭攻入关中,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殊不知,武都大地震后,汉中至关中的粮道,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要知道,那个时代,陆路运输军粮的成本,是水路运输的20倍以上。
诸葛亮事先做规划时,没有把运粮成本核算清楚,这是他的误判,也是他几出祁山却没卵用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