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遇见神班门弄茶

第356章 拿捏(第2页)

中间人就是司徒崔浩。

只不过,寇谦之一年也只能“偶然炼成”那么一颗、两颗气血丹。远不能满足皇帝的胃口。

五组鬼将要得就是这种效果:吊皇帝胃口。

个中缘由,除了日游所少数阴修,凡人绝不可能知道。

魏国境内,道教组织结构比较简单。

道教教众分六级:天真道士、神仙道士、山居道士、出家道士、祭酒道士、在家道士。

寇谦之自己,也只是山居道士这级。而崔浩仅是在家道士。

至于道教信徒,则没分出教内等级,只有世俗等级。

所谓世俗等级,就是信徒在魏国境内的身份。

魏国皇帝,自然是最尊贵的那位。

其次是太子、王公贵族…等等。

日游五组与寇谦之保持单线联系的阴修,现在就是穆萨拉。

穆萨拉以神仙道士自称,只有寇谦之知道他的仙人手段。

他也不允许寇谦之暴露他的存在,包括对魏国皇帝。

与寇谦之接头时,后者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寇谦之也乐得如此。

因为这样的话,偶尔显露的神仙光环,就戴在寇谦之自己头上。

寇谦之因此得到凡人世界,包括皇帝的尊崇和膜拜。

说穿了,寇谦之不过是一介凡夫,只是对道术有所钻研罢了。

五组选择他,对他加以“培养”,他的“道术”才得到飞跃。

日游所就是将他培养成阴卒司在人间的一枚棋子。

凡人世界自然无从知晓这层秘密。

穆萨拉偶尔出手相助寇谦之,使后者法术高深的形象得到逐步印证。

凡人世界对其无不顶礼膜拜。

再加上偶尔给皇帝提供的“血气丹”,寇谦之“道家第一仙”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

由皇帝拓跋珪时代起,经拓跋嗣到拓跋焘,三代皇帝既对寇谦之深信不疑,又对其有所忌惮。

不过,历经三代皇帝后,在皇家看来,寇谦之再厉害,也就是炼丹术高深。他并没攻击力。

所以,皇家并不惧怕寇谦之。

崔浩结识了道教天师寇谦之,其对佛教的态度,自然好不到哪去。

这也是穆萨拉、莫严、肖灵、赵作义、方明等阴修希望看到的结果。

——这就是平城道教运作状态。

穆萨拉的顶头上司过去是赵作义师兄,从现在起变为莫严师兄。

莫严:“各位,赵师兄、方师兄都破境高升了。五组现任新组长是各位熟悉的肖灵师姐。来之前,她指示我,今后一段时间,咱们平城小组的任务是三项:1.密切关注崔浩动向,尤其是他与皇族的关系。2.开始收集魏、宋两国战争资料,分析两国近期开战的可能性。3.也许,大战又要开始了。咱们又有得忙活了。”

他停住,让四位同事消化一下,然后接着道:“现在我具体布置如下:穆萨拉的任务不变,驻守平城,遥控寇谦之,监视崔浩、朝廷动静;钟袂、简稞冴两位,你们负责范阳、河东、太原三郡,重点目标是范阳卢氏、河东柳氏、太原郭氏三族,抓紧收集这三族资料信息。我和萧西风去瓜步山,与江对面的八组同行接上头,联合监察京口、建康及整个江南,收集刘宋国情报。”

穆萨拉、钟袂、简稞冴、萧西风同时起身抱拳,齐道:“属下遵命。”

“建康”即后世南京,刘宋国都城。过去叫“建邺”,之前已经改名“建康”。

部署完下一步任务,五位同事开始饮茶、闲聊。

穆萨拉靠近莫严,小声道:“莫师兄,前些年开始,赵作义师兄定期交给我一种仙丹,吩咐我通过寇谦之不着痕迹传给崔浩,务必让他服下。我都做到了。你这里…?”

莫严道:“不错。肖师姐对我交代过这事。她说,崔浩以后不用再服那种仙药了。对了,崔浩服药前后,你有没感觉出什么变化?”

“有的。”穆萨拉答:“崔浩过去虽然自负,但不会没有边际。他对皇室成员,以及皇族贵族,也就是鲜卑族大佬,都保有非常敬畏之心。最近几年,我感觉他狂得有点没边了。他提出【齐整人伦、分明士族】的主张,就是不分皇族、士族,一律按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指标,考核、确定家族社会地位。依我看,他的这个提法,简直就是太岁头上动土,迟早作死自己!”

莫严问:“你是觉得,他的心态、行为变化,与吞服那种仙丹有关?”

“应该是。”穆萨拉答:“赵师兄有时提醒我悄悄跟踪崔浩,查探、记录他的心态变化。我觉得就是为了判断仙药效果。”

莫严点点头,然后结束了二鬼之间的交谈。

萧西风正好坐得离二位较近,他们也不避讳他,因而听到了前面的那段对话。

原来,崔浩后期的疯狂举动,与阴卒司对他下药有关。——萧西风暗暗想道。

闲聊一阵,大家散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