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再次被征召(第2页)
……
刘义隆发起北伐前后,宋国西部的益州、梁州发生流民暴动,益、梁两州北方的仇池国搅和其中。
萧西风在古桑乡修建堡垒的这些年,益梁二州造反形势愈演愈烈,叛军占据了成都附近几座郡、县城,如郫县、涪县、五城、广汉等,多次攻打益州首府成都。
刺史刘道济全力支持中兵参军裴方明守卫成都,挡住了叛军。
益州东北部的梁州遭到仇池军明目张胆攻击。
皇帝刘义隆要求刘义康强力平息这些事。
在有人提议下,刘义康对萧西风五人发出征召令。
提起益州,就必须说说上古九州。
上古九州里没有益州。那时,成都盆地为中心的这片区域属于九州之一的梁洲。
直到西汉设置十三刺史部时,梁洲分为益州刺史部、梁洲刺史部。“益州”这个行政单位才正式出现。
益州刺史部管辖四川盆地以西、以南地区;梁洲刺史部管理以汉中为中心的盆地东、北部区域。
南北朝时,两州都属于宋国国土。
益州刺史是刘道济。梁洲刺史是甄法护。
刘道济之兄刘粹,年轻时就追随先帝刘裕,参加京口起兵、征讨桓玄、刘毅等,立下赫赫战功,位居征北将军。
刘义隆继位后,他又随到彦之剿灭谢晦。
因此,刘粹深得刘裕、刘义隆父子信任。
在这个以“九品中正制、推举孝廉”为官场正途的时代,作为刘粹的亲弟弟,刘道济的仕途也就十分顺畅,一早做到益州刺史位置。
他本人品行倒不差,但他却纵容三名亲信部下,在益州横行无忌、疯狂敛财。搞得整个益州人神共愤、民怨沸腾。
这三人是刺史府长史费谦、别驾张熙、参军杨德年。
皇帝刘义隆曾因此下旨斥责过刘道济。
许多益州民众不堪恶政酷吏,奋起反抗。也有许多人弃籍远走,离乡背井。
这种情况被益、梁二州北边邻居仇池国主杨难当知道了。他打起了主意。
仇池国以武都郡、阴平郡为中心,立国于晋“八王之乱”时期,原先是夹在晋国(后刘宋)、西秦国、吐谷浑、胡夏等国中间的小国。管理着益州、梁洲以北的一片区域。
后秦、胡夏灭亡后,仇池国依然存在。
现任仇池国主杨难当在宋、魏两国间左右投机。
他先是接受宋国册封,成为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
由于与宋国梁洲刺史甄法护发生冲突,他后来投靠拓跋焘,接受魏国册封,成为其征南大将军、南秦王。
刘义隆北伐期间,拓跋焘为了牵制宋国,指示杨难当在宋国西部搅出点动静,分散宋国力量。
杨难当便派早年投靠自己的益州人司马飞龙回老家去,制造动乱。
正巧这时,刺史刘道济拟任命当地人帛氐奴为参军都护,与长史费谦推荐的人员冲突。刘道济采纳了费谦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