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遇见神班门弄茶

第285章 噩耗(第2页)

 沈林子又问:“三哥你打算怎样对待萧西风?”

 “还能怎样对待?”沈田子道:“他说了,打完这场仗,回家养蚕去。军功什么的,他统统不要。能奖点金币最好,没有金币,给几匹马也行。”

 沈林子道:“他的四个老乡呢?他怎么说起他们?”

 沈田子:“他说了,他们表过态,跟他走。我的想法是,到时给点金币、几匹马,让他们走。他的军功要是算起来,封侯都够了。”

 沈林子点头。过了一会道:“三哥,他是聪明人。这时代风气就是如此,底层农户出身,再厉害也是炮灰。经历了陆彧那件事,他知道还会有人算计他。你我也护不了他一世。但愿他回乡养蚕,可避过灾祸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兄弟俩沉默下来。

 沈田子觉得有了主公吩咐,保护他没有问题。但说到底,也是拿他做炮灰。

 算了。在萧西风的事情上,积点德。

 时间一到就放他们走,助他们早些离开是非旋涡。

 沈田子心里做出了决定。

 这趟西征,一路杀过来,他们帮自己够多了。

 *****

 这次西征后秦的晋国大军里,三路军首领、同为征虏将军的王镇恶,心情确实更加激荡。

 因为,长安城,就是他出生、童年、少年生活的地方。

 那时,他的爷爷王猛是前秦国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虽然爷爷在他三岁时就去世了,但他父亲是河东太守。

 有祖父余荫,父亲也是高官。可想而知,他的童年、少年在这里,是多么幸福。

 可惜,在他13岁那年,前秦国亡了。父亲也战死。

 他叔父带他南下避祸于东晋。然后长大,遇到主公刘裕,得他赏识…

 王镇恶还记得,自己离开前秦前,曾寄居于渑池人李方家。自己答应过他:若日后发达,打回老家,让李方做渑池县令。

 眼看晋国大军被后秦军神姚绍挡在定城一线,无法前行。

 而从前由东晋逃到后秦的叛将司马休之,代表后秦向北魏求救。魏国派出军队靠近战区,虎视眈眈。

 形势对晋军很不利。

 王镇恶决定孤注一掷,趁雨季渭河涨水,率偏军乘蒙冲小舰,由黄河入渭水,逆流向长安城出击。

 他的想法得到主公刘裕的支持。于是,王镇恶率领5千军队出发了。

 随后,无论是黄河沿岸还是渭水边的堡垒里,后秦军只见到蒙着牛皮的船只在水里行走,却见不到人。

 当地百姓惊为神灵。

 刘裕为了配合王镇恶,在几处发动猛攻,吸引敌军火力。

 王镇恶的大批船只,很快来到长安城北边的渭桥南岸。

 他命令军士们饱餐一顿,只带武器,弃船上岸。并对大伙说:此地距离长安城北门就几里路。咱们要么攻破长安城,建功立业。要么战死,尸骨无存。

 众人激情澎湃。王镇恶也不马虎,一马当先,向渭桥守军发起进攻。很快击垮后秦军。

 城内的皇帝姚泓收到消息,立即率军来援,半路与溃逃的自家军队相遇,自己带的人也被冲散了。

 姚泓在几个亲卫掩护下逃回皇宫,关上宫门坚守。

 王镇恶就这样轻而易举拿下了长安城。

 其实,如果不是沈田子的人马消灭了长安城近一万守军,王镇恶的队伍能否攻进长安城,真的难说。

 因为,长安城是古老首都,不断被翻修加强,城墙防御工事,可以说是天底下最为坚固的。

 后秦皇帝姚泓手头没有多少军队,所以才干脆放弃守城,改为守卫皇宫,等待城外援军。

 王镇恶的军队损失不大,接管了长安城四面城门防务。只有皇宫还在后秦皇帝手里。

 各地秦军收到晋军攻打长安城消息,从几个方向赶来勤王。

 可是到了长安城下一看,四道城门都是晋国军队把守,城墙全是插着晋军旗帜。

 秦军军心溃散,纷纷四面逃离,去寻找、投奔其他主人。

 后秦皇帝姚泓知道了这些情况,走投无路,打开皇宫门,向王镇恶投降。

 至此,后秦灭亡。共历三帝34年 。

 长安城是王镇恶的出生地、故土。他对军队下令:对百姓务必秋毫无犯。

 他的做法,得到长安城内6万多户、几十万各族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