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遇见神班门弄茶

第268章 走镖(第2页)

 桓玄再三推辞之后,却之不恭,无奈之下登上了皇位。改国号桓楚,年号永始。

 桓玄降晋安帝为平固王,并让他迁居浔阳。

 桓玄称帝后,他身边的谋臣和皇后刘氏,都认为必须除掉刘裕。

 但桓玄认为刘裕是一介武夫,应该没什么大的野心。另外,刘裕的军事素质和个人作战实力,整个天下都找不出第二个。

 自己已经杀了大部分北府军将领,基本肢解了北府军。要想北伐中原,刘裕不可或缺。对刘裕,今后要更加重用他,让他死心塌地追随自己是最佳选择。

 这真是应验那句话: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而此时的刘裕,正如桓玄身边之人担心的那样,联络上了几乎所有愿北府军将领,积攒着实力。

 终于,在桓玄称帝几个月后,刘裕率北府军起事,宣布讨伐桓玄。他攻占京口,杀死徐兖二州刺史桓修。

 接着,刘裕大军进攻首都建邺。桓玄挟着平固王司马德宗逃到江陵。

 刘裕进驻建邺,被推举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一时权势熏天。

 刘裕派冠军将军刘毅、辅国将军何无忌、振武将军刘道规,继续紧追桓玄。

 桓玄队伍抛下晋安帝及前后后宫所有人,只领少数人逃入益州。

 在益州,他身边人陆续战死。

 最后,桓玄被益州都护冯迁杀害。头颅被传回建邺,挂在城头。

 刘裕迎回前晋安帝,恢复其皇位。

 刘裕以晋安帝名义传诏,任命司马遵为侍中、大将军,坐镇中枢,总揽百官。

 又举荐前丞相王导之孙王谧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依靠他处理朝廷事务。

 刘裕自己统帅军队、负责对外作战。

 这时,实际掌控广州的卢循派人给刘裕送来贺礼、贡品;放回前广州刺史吴隐之。

 晋国朝廷便下诏封卢循为广州刺史,承认他的掌控权。

 过了不久,处理朝廷事务的王谧去世,刘裕被推举入朝辅政。成为掌握军政大权的朝廷实际掌控者。

 *****

 刘裕当权的时代,吴地八郡五斗米教没有教主、舵主、堂主级人物,几乎完全消停了。

 朝廷也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北方胡族政权进攻这些事上。吴地进入短暂和平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