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遇见神班门弄茶

第257章 江南水乡(第3页)

 总之,萧风变了,却没有破绽。

 七个姐姐,大姐14岁,差不多到了及笄年纪。其余六位姐姐次第排下来。最小姐姐快六岁,与萧风一般高,最是亲密。

 小小的萧风待在乡下,他当然不知道这是什么朝代,天下局势如何。

 在他的认知中,父、母、姨娘、几个姐姐,总是在桑田里采摘桑叶,然后在蚕房里给蚕宝投食。

 自己则和小姐姐雨儿随便玩耍。

 古桑里上百户人家,几乎都差不多。

 古桑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

 房子聚拢在河边南岸,小河算是一道天然屏障。东西两头和南面挖了深深的壕沟。

 家家户户都是中间天井,四面修建房屋。这些房屋除了住人,其余的就是蚕房。

 有几家大户人家是两重天井。只有里正家是三重天井。

 古桑里不算小。一百来户,一千多人。

 江南战乱少些,政府又出了许多政策,人口恢复得不慢。北方的一个乡也不见得比这里人多。

 古桑里也叫古桑围,这里的姓氏是顾、萧、孙、李、周几族。

 据说历朝政府在编乡派户时,都是把姓氏打乱的。

 一是防止举族暴乱。二是便于婚娶聘嫁。

 人们从生活实践中,很早就懂得尽量避免近亲繁殖的道理。虽然老表成亲的也有,但同姓的基本不通婚。

 一个里围子中,姓氏既多,娶妻、嫁夫也就不用太麻烦了。大多数人都是在本里,至多是本乡中搞定。跨乡婚姻极少。

 古桑里有启蒙学堂。男孩到了5岁,基本都到蒙堂就学,主要是认字。

 也有些家里与萧旺家相反,全是男娃。那就得挑选男娃入学。

 因为进学堂念书的费用不便宜。家里男娃太多的,家长一般负担不起个个娃子都入学。

 所以在江南水乡里,许多农户是派长子入学就读,然后回家教弟弟妹妹们识字。

 蒙堂里不收女生。

 萧旺家前面全是女孩,当然与蒙堂扯不上关系。这也是他的心病。

 现在,儿子萧风即将5岁。萧旺一早就做了准备,下季开学就送儿子去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