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遇见神班门弄茶

第130章 谋划(第2页)

 如果霍光不想配合,皇帝还真的不能硬来。

 皇帝也硬不起来。

 皇帝没有军队,没有大臣、小官,凭什么建立威信、维持稳定?又靠谁保证政府机器运转?

 皇帝与霍光达成了初步协议。这样避免了朝局震荡。

 于是,朝廷在平稳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最瞩目的是,原来被霍光打压的两个人:徐又成、魏江,调回了长安城。

 徐又成任大司农,光禄大夫。

 魏江任少府卿。

 两人都是九卿之一。分管两个钱袋子。

 *****

 大汉现在的基本盘是3000万人。

 诸侯王封地18个,约1000万人口。这些其实是诸侯国,与中央政府关联较少。

 唯一作用是对外战争时,皇帝有权征调他们的部分军队。

 皇帝真正的辖地是91个郡,2000万人口。

 其中军队70万。

 朝官400名,胥吏2000。

 郡县官员2600名。胥吏一万。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汉官员/人口比是3000/2000万=1.5/万。

 也就是1:6667。

 有意思的是,这个数据的历史变化是:

 东汉:1:7464;

 唐朝:1:2927;

 元朝:1:2613;

 明朝:1:2299;

 清朝:1:911;

 1949:1:290;

 1998:1:40;

 (数据摘自1998年财政部部长助理刘某某发言)

 …

 官员与总人口的比例,也就是说多少人供养一名官员。

 汉朝7000人供养一名当官的,1998年40人供养一名当官的。相较之下,当然汉朝人要轻松得多。

 由上也可看出:大汉时期,供养军队,才是老百姓最大的负担:70万:2000万=1:286

 大汉军队正常年份开支是:

 口粮:每人每月粮食约2.5石,平均折合铜钱2.5x80=200铢。一年是2400铢。

 服装:每人每年一单衣、一袭、一袍、一绔、一履。大约1700铢。

 由上可知,每人的口粮和服装费是4100铢,即4.1贯。

 这样,每年这部分军费开支是4.1x70万=287万贯。

 军官开支须另外计算。

 战争年份是正常年份的3~6倍。

 这些还只是日常开支。

 还有至少两样基础开支:

 武器、马匹。

 武器各种各样,包括刀、剑、锤、矛、戟、戈、斧、弩、盾、铠甲、战车、战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