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遇见神班门弄茶

第8章 上学(第2页)

 课间小憩时,先生把韦西风叫过去,介绍说自己姓子,让韦西风称呼他子师或子先生。并说下次来时务必准备好写字用品。

 韦西风摆出唯诺恭敬姿态,弱弱问了一句:请问子先生,写字用品在哪里买?

 子先生答:学堂门房就有。

 韦西风长吁了一口气。

 弯腰行礼后回后面座位接着听课。

 放学后,韦西风先到门房,花一个金币购买了相关物品。

 幸好他有先见之明,从阿娘那里要了一个金币带在身上。

 估计上武课也会要采购些什么。明天还得向阿娘要一个金币。

 老爹说了,要买课堂用品,另外向他要钱。

 那么,先买后报账,应该也可以。

 回家路上,韦西风想到了一个问题:服装。

 因为上武课应该要做动作,那么平时所着衣服就会不方便。

 韦西风再入轮回,于此投胎后,就衣服而言,都是阿娘亲手缝制衣衫。

 1岁前,都是一件苎麻布小内衣,外面兽皮简单包裹、绑扎。谈不上衣服。

 1岁以后,他学会走路,阿娘为他缝制的衣服,是上衣、下裳。

 下裳,其实是几块布错叠系挂腰间,样子似裙子。

 这个时代还没裤子。里面也不穿内裤,只有一块搭子。搭子用于遮羞,或骑马时垫坐。

 平时的坐,就是跪坐、盘坐。

 他现在快7岁,里面空荡荡的也就罢了。他的阿娘、老爹也是如此。

 其实所有人都一样。

 不过,楼兰城里,禄家、辅家的服装,与黑利家、呼延家还是有区别的。

 禄家、辅家的服装,既有上下分开的上衣下裳,也有上下相连的深衣、袍子。

 黑利家则全是上下相连的“连衣裙”。

 而呼延家,上下绝对分开,他们没有上下相连的。

 大家的共同特点就是还没有后世的裤子。

 韦西风想到的是:他在草场练习拳掌时,偶尔会露出下裆。

 一来因为年纪小,二来也没人,那就无所谓。

 但如果在学堂练武,露出下裆,不就很尴尬了吗?

 其他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不理别人。他打算和阿娘讲讲,把裤子“发明”出来。

 楼兰城里服装的材料是几种:兽皮居多,苎麻布,丝绸。

 丝绸是很贵重的物品。

 中原王朝有规矩:丝绸是贵族、官人的特权。商人不能穿丝绸。

 楼兰国倒没有这样规定。这里东西方商人众多,禄王的管理思路也比较开明。

 那么,就用苎麻布或丝绸制作短内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