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不是不做,而是利润太低
“是的,那块地是我的,有什么事吗?”
“嗯,好,我知道,谢谢。”
“是,那明天见。”
佐藤名人挂断电话后,不解的边走变摇头猜测。
“什么情况,为什么我在目黑区的那块地,突然受到欢迎?”
“莫非日本政府出台了救助地产业的政策?”
他不明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可以突然变成香饽饽,获得十几家银行的邀约。
不过透过现象看本质,万变不离其宗。银行突然对土地产生浓厚性质,一定是附近的土地价格要大涨。
“绝对是这样的。”
佐藤名人双手拍了拍脸颊,觉得自己的推测绝对保真。
不过很快,他就将心中的推测抛在脑后。
因为人最重要的是当下,他的公司已经要撑不住了,必须尽快卖掉这块土地。
类似佐藤名人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十几家大银行很快拿到这些土地的产权。
当然,也有不缺钱的,但他们同样不愿意得罪银行。
外部的利益要争取,内部也要尽快清理账单。
丰岛章男回到兴业银行后,立马下达指令,查一查自家有没有某块地的产权。
“是,请社长放心,我会在一天内将事情彻底查清楚。”
宇野纪行做这类事很在行,先是找出兴业银行在东京拥有的全部土地,然后再查找星海集团所指定的区域,最后再锁定自家拥有的部分。
“报告,我们在港区有3块土地符合要求。”
“第一块位于麻布十番南面,面积3800平米;第二块位于白金台西面,面积5640平米;第三块位于赤坂南面,面积18800平米。”
“中央区我们则有5块土地符合要求。第一块位于……”
兴业银行在东京核心三区并没有超大块连起来的土地,土地都是以碎片化的模式分布各地。
因为兴业银行的土地,基本都是没收贷款所得。
东京核心三区,面积小,大公司和使馆区林立,因此就算大片连起来的土地也会属于不同公司。
这也是竹下雅人一口气找这么多银行的原因之一,他想让大家自发的进行合作,然后帮助星海集团将土地拼成一个整体。
一家一家谈时间太漫长,风险也难以控制。
因为美国的drAm产业,就是被日本公司正面击败。
这一领域曾经的王者英特尔都只能狼狈砍掉这部分业务,无奈押注微处理器,也就是Cpu产业。
一旦日本半导体公司决定进入微处理器,英特尔很可能扛不住这波攻势。
只能说谁也想不到,80年代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导体巨头,竟然在90年代纷纷萎靡。
内存芯片产业惨败韩国,后来更是彻底退出这一领域。
闪存芯片产业靠着发明人身份稍好一些,还留下一点火种。
不过现在,这一部分业务已经成为星海投资的囊中之物。
东芝的闪存芯片产业就算依旧崛起,也很难达到前世高度。
确定好投资目标后,高盛一行人这才重新将话题拉回正轨。
很快,成立合资基金一事就表决通过。
不过在投资额度上面,大家再起争执。
激进的想要额度拉满,保守的则想要看情况增加。
这可是80年代末的10亿美元,对于高盛来说,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数字。
“就5亿美元吧。”
首席执行官约翰是支持10亿美元投资的,但考虑到公司平衡,最终选了个稳妥的数字。
钱确实少一点,关键是安全。
高盛公司连续一星期高强度开会,竹下雅人这边也没闲着。
他需要监督公司几位管理,处理掉湾湾股票。
里边涉及到他自己,以及公司员工血汗钱,必须最为重视。
“怎么样,好处理吗?”
嘉本隆正操控着电脑头也不回的应道:“比较简单。那边的每日成交量有数千亿日元,我们的资金很容易隐蔽。”
“那就好,早点撤出,然后我给大家你们放长假。”
另一边同样忙忙碌碌的菊野晋次偏过头插话问:“哦,真的吗?”
“当然,不过你们两位只能轮休。”
“每个人半个月假期,谁先谁后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