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落日满余晖

第340章 那就曲线进行吧(第2页)

同一时间段起步的日本,则十分幸运。

早期缺市场的时候,美国市场完全对日本半导体开放。

如此这般,日本才会迅速拉大与中国之间的差距。

但后来遭到一系列严重打击的日本,已经在许多领域不如中国。

最典型的就是面板企业,中国后来居上。日本面板技术的辉煌代表夏普则无比落寞,甚至被曾经看不上眼的代工企业收购。

竹下雅人脑海中一瞬间闪过两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事宜,然后又被他快速抛到脑后。

眼下更重要的是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工厂的建设问题。

“对方给我们批了多少的地”

“200亩,其中50亩可以是非工业用地。”

“不愧是中国第一大城,做事就是大气。”

青年非常满意,这样就可以在建设工厂之余,满足员工们的住房生活需求。

“是的,申城的领导很开明,非常欢迎我们投资。”

小池淳义也对这边的领导非常满意,工作效率很高,不会像日本那样磨磨唧唧。

“那我们计划投资多少钱”

“首批投资3000万美元,如果不够再继续添加。”

“股份占比那边答应了吗”

星海集团不准备独立经营芯片封装测试工厂,选择和申城进行深度合作。

星海集团以资金、技术、设备占股75%,对面以资金、土地、科研人员占股25%,属于非常平等的合作。

“是的,对方没意见。”

“很快,等到那边完成拆迁工作后我们就迅速进厂,争取早日完工投产。”

“是,会长。”

芯片封装测试很重要,晶圆厂更加重要。

竹下雅人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在港城靠近大陆的地方建一座晶圆厂。

不仅可以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招揽华人,还可以引进中国内地的高端人才。

就算将来港城容不下晶圆厂的发展,搬迁工作也会十分容易。

想到就去做,竹下雅人很干脆的说:“我们在港城建一座8英寸的晶圆厂,方便就近供给中国。”

港城的对面就是特区,而特区有著名的华强北。

这里是中国电子零部件产业的中心,对于高端芯片有着巨大的需求。星海晶圆在这里建厂,不仅自己节约成本,也为客户节约成本。

“港城,好,明白。”

小池淳义其实更看好新加坡的发展,准备将海外第一座晶圆厂放在那里。

但既然会长有要求,自然按照会长的想法进行。

“那不知,会长准备投入多少资金”

“10亿美元吧,规模太小发挥不出区位优势。”

“嗨!”

这下小池淳义兴奋了,没想到自己竟然如此轻易的又可以有一座晶圆厂的控制权。

如果竹下雅人知道小池淳义的想法,只会觉得他想多了。

他在星海晶圆待的太久,需要向上挪挪位置。

一方面是奖励他在星海晶圆的辛勤工作,另一方面是避免他尾大不掉。

星海晶圆走了一圈后,下午时间竹下雅人匆匆前往星海科技。

然而还没等他到地方,私人电话响起了铃声。

“咦,竟然是郭士纳”

看着眼前熟悉的电话号码,青年内心暗想。

“看来郭士纳现在很辛苦,这么晚了还要给我打电话谈工作。”

现在纽约差不多是凌晨,如果换成星海科技,根本不会忙到这么晚。

不过想到他是ib新人,并且ib内部人事复杂,青年也就不再奇怪。

工作起步阶段,总是会有忙不完的事情。

心里这样想着,竹下雅人的语气和表情却丝毫未曾显露。

他按下手机接听键后开心的笑着回应说:“嗯,你也好呀,那边工作还顺利吗”

“不是很顺利”

竹下雅人听着手机对面传来的抱怨声,笑着安慰道:“这样啊,不过很正常。新人空降,再加上ib是百年巨头,注定要忙碌一段时间才能理清头绪。”

“嗯嗯,我相信你有这个实力摆平一切。”

前世郭士纳去ib之前没从事过半导体行业,因此公司内权威不足。

但就算面对如此不利局面,他都能很快压服ib的高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