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加码LED(第2页)
虽然不懂液晶面板技术,但为了体现对面板产业的重视,他还是足足待了一下午时间。
主要就是和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们聊天,鼓励他们大胆去做,公司会给大家兜底。
同时也利用言语和表情暗示他们,可以去几家公司小规模的挖下墙角。
技术进步的一大捷径,就是挖先进公司的墙角。
第二天上午,竹下雅人开始视察星海生活。不过这一次,他只带了酒井惠子一人。
至于培养中的内田美穗,在做青年交代的招聘相关事情,算是对她能力的小小考察。
光有发现的眼光是不够的。想要成为他的秘书长,还需出类拔萃的信息搜集能力。
两个人已经很熟,竹下雅人便在办公室放松的翘着二郎腿问:“小林桑,松本制造在旅行箱以外的箱包市场,现在进展怎么样”
小林博明没有自家会长那么自如,但也语气轻松的说:“公司研发的几款产品,目前只在中高端市场小规模投放,成绩还算不错。”
“不过这份人气有没有掺水,我们不是很清楚,所以接下来,公司依旧是采取小步快跑模式。”
一点点扩大产量,不断试探人们的接受程度。得到最真实有效的数据后,公司在大规模生产。
避免浪费,也避免品牌形象被糟蹋。
风雅和疏影旅行箱的市场确实在萎靡,但每年也能为公司带来数亿美元利润。
一旦品牌形象破坏,成为别人口中的积压产品,两大品牌搞不好利润全无。
没有逼格的奢侈品,是不会有人钱买的。
“行,你心里有决定就好。”
品牌自营暂时不是竹下雅人的关注重点,他语气微微有些深沉的问。
“对奢侈品牌的收购,现在进展如何”
“目前还在收股票埋伏阶段,预计明年年中展开行动。”
各国股市基本都是5%股份触发通告,所以想要隐蔽的收购一家公司,基本都是委托投行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比如说自家收购4.9%,接着和多家投行签订,每家都收购4.9%以下的委托协议。
然后在合适时机,比如说拿到30%甚至40%股份的时候公布,进而一举拿下公司的控制权。
这种手法玩的最夸张的是保时捷公司。
它利用种种手段,拿到了大众公司绝大多数股份。
可惜,大众有德国法律特制的法案,保时捷就算拿下市场流通的全部股份,也无法完成控股,最后保时捷反而成了大众的子公司。
但保时捷家族也不亏。不仅成为大众集团最大股东,还再次入驻大众集团,未来有很大机会成为大众集团新老板。
“埋伏的是哪一家”
“古驰,这家公司创始家族内斗不断,我们可以比较轻松的拿下。”
古驰在50年代就开始内斗,巅峰时期公司董事长都被暗杀。
家族不团结,也给了松本制造更多的入手机会。
“很好的选择。”
除了创始家族内斗,另一大拿下古驰公司的有利因素是公司品牌的没落。
现在的古驰,和时尚老佛爷卡尔拉格斐入主前的香奈儿没什么区别,品牌已经没落多时。
“对了,现在是入主欧洲奢侈品手表的最佳时间,我们要趁别人不注意多多收购。”
欧洲机械表产业,在七八十年代遭到近乎毁灭的打击。除了少数品牌,基本上都破产倒闭。
主要是当时出现了电子表和石英表,并且这两者在精准度上面远胜机械表。
此外,两者还代表着世界先进科技,是进步的代名词。
当然,价格始终是最重要的参考因素。
两者刚发明的时候,制作成本都非常高。
别人一看你戴的是电子表,就知道是有钱人。很符合部分人既想装x,但又不想太过直白的心理。
结果进入到九十年代,电子表的造价连年降低,最终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彻底守不住昔日的高逼格。
但人们对于奢侈品级别手表依旧有着巨大需求,因此纷纷重新转向古早的机械手表。
欧洲的手表产业重新复苏,奢侈品级别手表公司也重新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