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落日满余晖

第272章 利益交换(第2页)

 除Cpu被英特尔等大公司垄断之外,声卡、显卡、磁盘驱动器、扫描仪等外部设备芯片,都没有专门的大厂进行竞争。 

 因为这些逻辑芯片的制作太过繁杂,就算大厂也力不从心。 

 星海代工就瞄准了这一点,直接发力逻辑芯片领域。 

 经过数年时间的辛苦耕耘,目前已经是专业生产各种逻辑芯片的日本一哥。 

 生产的逻辑芯片不仅质量好,价格也更加便宜。 

 更重要的,微软1990年推出的新操作系统,终于在1991年迎来更大的爆发。 

 市场急需大量芯片,尤其是各类逻辑芯片。 

 如果星海代工能更多的接受它们的订单,几家公司就可以抢占更多市场。 

 “我觉得这个可以,不愧是我们大日本之光。” 

 东芝社长佐藤文夫眼前一亮,因为东芝现在就面临芯片短缺问题。 

 neC社长关本忠弘早有类似的想法,自然也跟着称赞道。 

 “盛田桑确实是我们日本商业届不可或缺的瑰宝,是我们日本得以重新崛起的基石型人才。” 

 盛田昭夫就算心里有类似的想法,也不敢直接承认。 

 他连连摆手拒绝道:“哪里,大家夸张了,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除了这最重要的两点,几个人有讨论了一些备用的方案。 

 比如关于星海二代的手机设计技术,以及专利授权等方面。 

 总之,必须要让星海半导体知道。 

 我们允许你达成想要的结果,但必须给足利益。 

 “对于几家公司提出的利益交换,你有什么想法?” 

 竹下雅人敲着桌子上文件,抬头看向自家社长。 

 “我觉得每一条都可以选择性的答应,从而减少对自身的损失。” 

 “有道理。” 

 青年认可的点点头,然后突然站起身。 

 “这样吧,我们俩先整理一下思路,明天早晨再讨论。” 

 “我确实猜到了,但没有任何一个公司出头,总觉缺点什么。” 

 日本neC公司,新任秘书吉冈正平恭敬的双手奉上,一封来自星海集团的信。“我都可以,看大家需求。” 

 保尔森也觉得可以跟随一把,但很快又话锋一转。 

 “不过,我觉得投资规模不宜太大,并且投资要分散一点。” 

 想到星海投资的种种手段,托马斯也忍不住点头。 

 “有道理,那我们就最多投资4.99%。” 

 无论是美股还是日股,都有着类似的规定。 

 那就是股票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可以不在市场披露。 

 因此如果想要更好的隐藏自己,那么购买的股票只能无限接近于5%,但永远也不能达到5%。 

 对于赚钱,高盛的合伙人们自然非常感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起哪些公司可以买上一些。 

 很快,沃尔玛从这几家公司脱颖而出。 

 因为沃尔玛已经在零售产业完成布局,基本不存在失败可能,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至于微软、思科、英特尔等公司,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微软虽然在操作系统领域占据优势,但前面有iBm集团的巨大压力,后面有苹果等公司虎视眈眈。 

 公司业务不是那么的稳定。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陷入衰退期。 

 思科的情况好上许多,但内部管理混乱。 

 等到高层拨乱反正后,高盛才会进行投资。 

 英特尔的情况,有点类似于微软。 

 微处理器方面不仅要面对摩托罗拉、德州仪器、Amd的竞争。 

 更要命的是,还有日本企业在蠢蠢欲动。 

 没错,在高盛眼中。 

 日本半导体巨头,要远比美国本土公司更加可怕。 

 因为美国的drAm产业,就是被日本公司正面击败。 

 这一领域曾经的王者英特尔都只能狼狈砍掉这部分业务,无奈押注微处理器,也就是Cpu产业。 

 一旦日本半导体公司决定进入微处理器,英特尔很可能扛不住这波攻势。 

 只能说谁也想不到,80年代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导体巨头,竟然在90年代纷纷萎靡。 

 内存芯片产业惨败韩国,后来更是彻底退出这一领域。 

 闪存芯片产业靠着发明人身份稍好一些,还留下一点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