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落日满余晖

第244章 大生意不能太精明(第2页)

 “请会长放心,

我们的产能主要是低端产品。” 

 “嗯,那就好。” 

 了解完产量,青年翻着资料再次问道。 

 “我们日本这边的工厂,低端品牌还是保持年产量800万吗?” 

 “是的,主要是安排新生,依旧那些手艺不够稳定的。” 

 培养新人,对于一个行业来说非常重要。 

 而低端生产线,就是培养新人的最好选择。 

 即使生产的箱包出现问题,也不会产生严重影响。 

 毕竟便宜没好货这种想法,世界各地都普遍存在。 

 “我们工厂今后招人应该会很少吧?” 

 “是的,现在工厂已经趋于稳定,基本是退休多少人就招募多少人。” 

 中高端市场有限,增长速度很慢。 

 所以日本这边的工厂,今年根本没有增长计划。 

 招工数量,自然也不会很多。 

 不像申城那边的合资厂,依旧在大建特建。 

 预计明年,年产量就会超过日本这边。 

 “工厂现在还实行三班倒政策吗?” 

 “是的,会长有什么想法吗?” 

 小林博明总觉得自家会长话里有话,心里好奇的不得了。 

 “没什么。” 

 竹下雅人摇摇头,继续低头看资料。 

 他确实想要改变三班倒生产模式,加大招工数量。 

 但不是现在。 

 他要在1993年之后的就业冰河期,进行工厂整改。 

 到时候不仅可以让更多人有工作,帮助国家解决问题,还能提高自家工厂的员工素质。 

 日本泡沫破裂之后,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 

 绝大多数日本人,都以为是短期现象,依旧纸醉金迷。 

 直到1993年,日本人才意识到大事不妙。 

 群众不再盲目消费,政府开始对经济进行积极干涉。 

 但日本泡沫的毒实在太深,政府就算救也难搞。 

 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上面,更是极端严峻。 

 最严重时期,甚至有一半左右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这还是日本政府,出台一系列基建政策的前提下。 

 如果没有政府的大规模投入,单靠企业的力量。 

 估计大学生的就业率,会跌到40%以下。 

 没办法,企业只能勉强保住自己,根本无力在本国继续扩张,自然减少本国的招聘规模。 

 松本制造如果在就业冰河期逆势大规模招工,绝对会获得大量的声誉。 

 并且可以获得,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员工。 

 当然,这样做也有缺点。 

 企业的利润,可能会缩减许多。 

 但没关系。 

 面对如此严重的社会危机,没有股东敢反驳。 

 同时,这样做还有个非常大的好处。 

 树立起松本制造不可动摇的品牌地位。 

 到时候就算有品牌想要进攻日本高端市场,也很难获得认可。 

 小林博明见自家会长看完行李箱方面的资料,忍不住小声尝试性的问。 

 “会长,我们的能量饮料在司机群体中很受欢迎。” 

 “您看,什么时候上市会比较合适?” 

 经过几次小规模投放,小林博明已经意识到能量饮料的前途。 

 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将能量饮料大规模化生产,提一提萎靡不振的股价。 

 虽然股价下跌是大势,但他还是想反抗反抗。 

 “上市,名字取好了吗?” 

 松本制造已经为能量饮料想过多个名字,但竹下雅人总感觉差点意思。 

 他希望,名字可以更加的醒目一点。 

 “您觉得,岩浆这个名字怎么样?” 

 住下雅人认真想了想,摇头否决说:“嗯,不是太好。” 

 累了困了喝岩浆,总觉得怪怪的。 

 “那,脉动呢?” 

 “脉动?” 

 竹下雅人挑起眉头,没想到大家会想出这样一个,他十分熟悉的名字。 

 “可以,就这个吧。” 

 脉动这个名字确实比较好听,青年很干脆的点头同意。 

 随后他又问:“生产方面,都规划好了吗?” 

 小林博明听出会长的潜台词,顿时大喜过望。 

 他连忙笑着回应, 

 “都准备好了,我们收购了几家中等饮料公司。” 

 这一次股市大跌,也算是助攻了松本制造一把。 

 原本不想卖的饮料公司,也都爽快同意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