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落日满余晖

第231章 金钱游戏

 保尔森话音刚落,一道听起来有些沙哑的声音响起。 

 “现在就已经清仓日股,可以说说这家星海投资的盈利情况吗?” 

 紧随其后,又一道比较粗犷的声音出现。 

 “哈里森先生说的好,我也想知道这家公司的收益情况。” 

 “保尔森先生,可以吗?” 

 保尔森自信的回应道:“当然,本应如此。” 

 “不过我的能力有限,只能以最保守的姿态,大致预估星海投资的收益情况。” 

 随后,保尔森开始将星海投资的故事珊珊到来。 

 “1987年2月,星海投资成立第一支私募对冲基金——子鼠。” 

 “这家私募对冲基金融资500亿日元,也就是3亿多美元。” 

 “然后这家公司在短短2个月时间,靠着买卖ntt股票大赚1000多亿日元,差不对9亿美元。” 

 “这是当时的报纸报道,各位请看。” 

 说完,保尔森将早早复印好的朝日新闻国际版报纸,分发给可以决定高盛命运的高级合伙人群体。 

 “这条新闻啊,印象深刻呀。” 

 “嗯,这件事可是极大刺激了国内对冲基金的发展。” 

 “没错,我记得当时纽约时报的头版头条,也在报道这家基金的盈利情况。” 

 这种利用舆论手段达成自己目的的宣传方式,高盛集团再熟悉不过了。 

 因为高盛想要打压一家公司股价的时候,就会利用和公司有关的智库,对企业评价进行降级。 

 当原本A级评价的公司评级降低到B或者C时,高盛就可以通过做空赚一笔大的。 

 这一招数非常好用还隐蔽,可谓是屡试不爽。 

 保尔森奉承的说:“大家说的没错,这就是纽约时报报道的那家基金。” 

 “国内的对冲基金,可是靠着这次宣传获得了不少投资。” 

 星海投资远在日本,对于很多有钱但又没那么有钱的中小型投资人来说,十分的不方便。 

 这时,国内的对冲基金,就成为了平替对象。 

 尤其是那些有着比较好业绩的对冲基金,规模更是急剧扩张。 

 不过这些投资人也不亏,确实都借助日本股市的疯狂赚到不少。 

 就算是唯一的例外量子基金,也在87年股灾过后,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 

 大钱不敢说,小钱绝对赚到不少。 

 “很正常的借力手段。” 

 一位高级合伙人随口回应了一句,接着重新将话题拉回正轨。 

 “然后呢?继续。” 

 保尔森冲他点了下头,继续往下说。 

 “借此机会,星海投资在同年4月成立两家新的私募对冲基金——丑牛和寅虎。” 

 “规模都是1000亿日元。” 

 喉咙有些干涸的保尔森,喝掉面前的黑咖啡后,语气变得有些低沉。 

 “接下来的时间点,就来到87年10月那场股灾。” 

 “我不知道星海集团那位富有传奇特色的竹下雅人会长,是如何发现股市不对的。” 

 “但他确实带领星海投资,在股灾发生前再次安全撤离股市。” 

 没等保尔森说出星海投资的具体盈利数字,一位高级合伙人迫不及待的问。 

 “星海投资没受到一点股灾影响,轻松逃过一劫?” 

 保尔森肯定的回应:“虽然不想承认,但确实如此。” 

 “可能,这就是投资天才吧。” 

 保尔森有点怅然,因为他所在的高盛,在那场股灾中损失惨重。 

 不过他心里同时有些庆幸。 

 因为87年那场股灾,高盛几位高级合伙人黯然离开。 

 他这才有机会更进一步,直接从普通合伙人升级到预备役高级合伙人。 

 虽然还是普通合伙人,但地位相差巨大。 

 高盛这家公司的构架其实很有意思。 

 严格来说,公司其实只分四个等级。 

 最低等级,名字五花八门。 

 总裁、高级总裁之类的名称一大堆,但实质只是普通的推销员。 

 他们的人数最多,巅峰时期超过10万人规模。 

 这些人无法参与高盛的任何决策,只是公司的一个螺丝钉。 

 之所以起总裁等高大上职务名字,主要是为了唬人。 

 当然,也有对等交易的意思。 

 高盛虽然是一家投行巨头,但也不会放弃中小企业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