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落日满余晖

第230章 再难返回(第2页)

?” 

 “不能。” 

 股市进入熊市之后,就算市场上利好消息不断,也需要等股民忘掉伤疤。 

 并且就算如此,也会少掉无数股民。 

 这些股民中大多数是亏损掉本金,或者是有少量负债。 

 自觉在股市上赚不到钱,主动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少数则是负债累累,绝望之下彻底离开这个世界。 

 “这次的泡沫实在太大,日银那边还在高强度加息,想要主动戳破泡沫。” 

 “三五年之内,日股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起色。” 

 “这也是我着急,卖掉一大笔松本制造股票的最大因素。” 

 松本制造这笔财富,竹下雅人也准备先走美股港股路线。 

 是的,除了美股之外,竹下雅人也想投资港股。 

 受国际环境影响,港股正处于历史低点。 

 股市平均市盈率,只有6.7倍左右。 

 现在进入港股,就算只是单纯的买指数,也可以很快实现暴富。 

 此外,如果美股和港股没法完全消化这笔资金,他还准备投资韩国股市。 

 90年代,正是韩国几大财团极速扩展时期。 

 三星、现代、sk等财团,都实现5倍以上增长。 

 虽然没有美国科技巨头那么逆天,但相对于传统公司,依然是惊为天人的增长。 

 日本泡沫时代的电子巨头,增长也不过如此。 

 “三五年吗?确实,日股接下来难了。” 

 嘉本隆正点点头,十分认可自家会长的判断。 

 股市一旦崩盘式降温,短时间内确实很难再起。 

 前世日银和日本政府,就是因为股市的这一特点,耽搁了救市行动。 

 直到1995年,发现股市依旧一潭死水,这才慌慌张张的出台各种救市政策。 

 可惜,实在是太晚了。 

 政府的基建投资基本浪费,根本刺激不了经济。 

 其实日本政府更想投资高科技产业。 

 但实在是投鼠忌器。 

 有白头鹰政府这柄达摩克斯之剑悬在头顶,日本根本不敢行动。 

 因为一旦行动,美国就会以日本政府行政操控为借口,对日本公司进行惩罚。 

 如同后世的华为,但没有那么严厉。 

 这种事情是有先例的。 

 不久前的tron操作系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政府刚开始很支持,直接以行政手段推动tron操作系统的发展。 

 准备在全日本的中小学普及计算机,建立使用tron操作系统微机室。 

 但没办法,此时的美国是日本电子产品第一大市场。 

 日本想要发展,根本就离不开美国,最后只能放弃萌芽中的tron操作系统。 

 两人聊着聊着,很快陷入沉默。 

 好长一段时间后,嘉本隆正才重新组织语言问。 

 “会长,我们以后要全面靠拢高盛吗?” 

 青年摇了摇手指。 

 “当然不。” 

 “星海投资不能太过接近任何一家美国大投行,我可不想遭到大摩的阻击。” 

 高盛集团当下和摩根史丹利的仇恨很大。 

 因为摩根史丹利每次玩恶意收购,高盛都会扮演白衣骑士角色。 

 虽然大摩凭借着更为雄厚的资本,恶意并购的成功率很高。 

 但终究有很多项目,被高盛破坏掉,没能赚取更多佣金。 

 不仅钱少赚无数,自己恶劣的名声,也让高盛显得冰清玉洁。 

 大摩当然不能忍。 

 可惜,高盛有洛克菲勒家族支撑。 

 大摩就算实力强上很多,也拿它无奈。 

 但高盛不行,和高盛亲密合作的公司,不代表不行。 

 青年可不想成为城门失火中的那条池鱼。 

 “明白,那我们需要主动联系大摩吗?” 

 “不用,大摩那边很快就会闻着味跟过来。” 

 两家公司互相有间谍,别想瞒过彼此。 

 尤其是高盛,因为实行合伙人制度,更难在大摩面前藏住秘密。 

 当然,在美国以外,高盛的保密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帮希腊伪造财务报表。 

 21世纪初,欧盟的审入制度较为严格。 

 政府的负债需要低于一定百分比,希腊完全不符合这一点。 

 这时候,高盛来了。 

 在高盛

的一系列操作下,希腊政府的负债成功隐瞒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