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口头协议(第2页)
“更为紧密的合作?”
竹下雅人想了想,然后试探着问:“不知是和整个高盛公司,还是和保尔森先生?”
保尔森大方承认道:“暂时只有我一个,但随时可以变成整个高盛公司。”
“没问题,能和高盛合作是我们的荣幸。”
以后星海投资要长期在美股发展,如果能获得高盛这个地头蛇的支持,那么会少很多麻烦。
他可不想像后世的德银那样,动辄被罚几亿,几十亿美元。
后来华尔街受不了,甚至直接干掉德银美国负责人。
当然,德银有这样一遭。不仅和他是华尔街外来户有关,也和德银的业务类型有关。
德银同样是投行,和高盛、大摩、雷曼兄弟有着激烈的竞争。
如果不赚钱也就罢了。
结果你大赚特赚,甚至比本土投行还要高。
这就不能忍了,必须干掉。
星海投资是对冲基金,不会有业务冲突,但也要防着赚钱太多这一手。
但有了高盛就不一样了。
这家公司在华尔街有着非常强大的实力,可以帮助星海投资解决这些问题。
说起来,美国金融领域看起来是犹太人的天下。
但深挖下去,却是英裔和德裔队伍世界。
最强大的两家财团,摩根和洛克菲勒。
摩根是英裔,主打金融领域市场。而大小摩,就是这一领域的王者。
当然,摩根财团也控制着许多实业。
无论是铁路还是钢铁,亦或者电力和通信,都是摩根财团占据主导地位。
洛克菲勒则是德裔,主打实业方面。
美国几大石油公司,以及各大医药公司,都是洛克菲勒家族的产业。
同时在金融领域,洛克菲勒也多有投资。
高盛这家同为德裔创立的公司,就是由洛克菲勒家族提拔起来的。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两大财团逐渐隐藏起来。
他们像是欧洲的祖先那样,将公司的经营权交给犹太人。
这样就算以后发生点什么,自己也会安然无恙。
犹太人也知道自己是替罪羊角色,所以拼命发展传媒行业。
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犹太人的好。
比如每个犹太人,从小就要阅读的传统智慧书籍塔木德。
其实这玩意,完全是二战之后犹太人现编的,根本不是什么古老的智慧。
并且真读过这东西的犹太人,属于少数中的少数。
总之,经过犹太人的长期宣传和反复洗脑,确实有无数人深信不疑,觉得犹太人就是世间美好的集合。
可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以色列的种种恶劣行为,导致美国犹太人的很多努力付之一炬。
别说是相信犹太人都有着高贵的品质和人格。
平日里不在网络上嘲讽几句,都算是素质高尚。
随后竹下雅人又问:“不知道我们双方的合作模式,要如何进行?”
“嗯,我希望。竹下会长将自己,以及星海投资收购股票的事情,全权委托给我们高盛。”
“同时,我们高盛和星海投资合作,成立一家新的私募对冲基金。”
保尔森很不客气,直接狮子大开口,想要尽可能的吞掉更多利益。
“不可能,我和星海投资对股市的交易,不会全权委托任何公司。”
“我们最多可以做到,有需要的时候,第一个询问高盛。”
进入美股,也不是没有高盛就不行。
星海投资只是想追加一个保险,而不是为自己找个爹。
“没问题。”
保尔森也没想过达成愿望。
他玩的是鲁迅套路。
人类的共性就是喜欢折中主义。
先提一个十分过分的要求,随后再提出自己真实想法,一个稍微好的要求。
这样更容易达成目的。
“那不知道合作成立私募对冲基金一事,您觉得怎么样?”
“可以,但资金不能超过20亿美元。”
对于双方合作成立私募对冲基金一事,竹下雅人十分乐意。
因为这样的合作,就是在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
星海投资有高盛支持,如果想要针对,那么就要掂量掂量自己是否有这个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