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落日满余晖

第228章 更快逃离(第2页)

披露一下交易份额。 

 “是,明白。” 

 嘉本隆正三人相视一看,明白自家会长这是坚定看空东京股市。 

 不仅星海投资的日股股票几乎清空,就连松本制造的股票都要卖掉近乎一半。 

 四人简单商量了一下后,决定通过在金融圈放出风声的形式,吸引投行主动联系。 

 20%松本制造股份,涉及到的资金高达50亿美元。 

 投行如果能搞定这笔交易,单单是竹下雅人这边的佣金,就有上亿美元。 

 如果能在买家那边也吃一笔,说不定能赚2亿美元。 

 这么大一笔交易,无论哪家投行都非常渴望。 

 反正无论怎么交易,投行都不会亏。 

 因为投行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是中介职位。 

 很快,闻到金钱味道的各大投行,频繁拜访星海投资。 

 这其中,高盛的交易计划最为完备。 

 高盛准备多成立几家基金,将这些股票以基金的形式卖给各大金融公司。 

 至于金融公司要怎么交易,那就不关高盛的事了。 

 小摩,也就是摩根史丹利的手段同样不俗。 

 不过小摩的手段更为简单粗暴。 

 它可以帮竹下雅人联系大客户,直接进行交易。 

 “你们说,我选择哪家投行比较好?” 

 “高盛和小摩的方案都很不错,我觉得最好是风险均摊。” 

 嘉本隆正更偏向选择国外投行。 

 一方面这两大投行金融能力更强,另一方面也是不想坑本国投资者。 

 经过2个多月的封闭式管理,他逐渐意识到,日本的股市很不正常。 

 股市炒作成分,导致很多企业无心经营。 

 经过专业机构统计显示。 

 1989年上半年,日本对实业的投资再度降低。 

 无数的企业将钱放在股市,而不是扩大再生产。 

 这种模式绝对无法持久,早晚都要崩溃。 

 而日银的不停加息,就是再明显不过的信号。 

 “高盛和小摩是很好的选择,但本土证券公司也不能落下。” 

 “这里是日本,不是美国。” 

 菊野晋次也有着和嘉本隆正类似的转变,也想把股票全卖给国外投资者。 

 但他考虑事情更为全面,知道这样做很容易出现舆论风波。 

 山一证券还好,和星海集团关系较为亲密。 

 野村等证券公司就不一样了。 

 如果竹下雅人将交易全部委托国外投行,披露出来后,绝对会被报纸骂死。 

 他们根本不相信日本股市会跌,只会觉得竹下雅人卖国求荣。 

 “我也觉得,不能落下本土券商。” 

 想到日本国内空前的爱国热情,长泽正夫也觉得没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索尼当初选择赴美上市都被骂卖国,竹下雅人的选择,同样也讨不到好。 

 “行,那就一家5%。这样也更容易出手。” 

 5%就是10亿美元,对于当下的投行来说,依旧不是个小数字。 

 有了决定,竹下雅人开始频繁和四大投行接触。 

 “约翰先生,欢迎来到东京。” 

 竹下雅人没想到,约翰·温伯格竟然会亲自承办这桩业务。 

 要知道,他不仅是高盛的高级合伙人,还是高盛的首席执行官。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 

 他昔日的亲密合作伙伴,现在是政府的副国务卿。 

 这样一位大人物亲自拜访,有点让青年摸不着头脑。 

 一笔13亿美元的项目,没必要在谈判阶段就惊动,现在的高盛最高领导吧? 

 “很高兴能见到竹下先生,接下来打扰了。” 

 约翰·温伯格表现的很谦虚,一点也没有世界顶级投行的傲气。 

 不过这也正常,这可是甲方爸爸。 

 简单打过招呼后,两人开始介绍身边之人。 

 竹下雅人这边除了3位社长,还有酒井秘书长和飞鸟法务部长。 

 约翰身边是差不多的配置,只是多了一个高级助理——亨利·保尔森。 

 竹下雅人忍不住看了几眼这位,已经出现秃顶痕迹的中年人。 

 保尔森可不是一般人,他未来会成为高盛新一任总裁,以及美国财政部长。 

 就是在他的要求下,美国政府对雷曼兄弟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