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主动出击(第2页)
对于此时的国人来说,依旧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竹下雅人为他们办理兴业银行账户,也是为了资金安全。
事情全部交代清楚后,竹下雅人也没再拖时间,很干脆的宣布今晚的宴会结束。
大家都想休息,他自己也不例外。
回到公寓后,光刻机项目组的成员先是将钱在屋子里放好。
然后不约而同的聚集在公寓的休息处,三三两两的讨论着今天的一切。
黄娟感慨的看着项目组另一位女员工张红。
“没想到,公司竟然提前给我们发这么多生活费。”
张红先是认可的点头回应,随后笑着说:“是啊,这可是1000多美元。”
然后她转头问:“我准备邮寄给家里一部分,也不知道要多少手续费。”
黄娟同样有这个心思,脑海中灵光一闪后说:“估计会很高,还是让朋友带比较好。”
“有道理,还是找熟人吧。”
1988年,中国各大银行还没有登录日本,日本的主要银行也没有前往中国。
如果想将钱邮寄给家里,不仅需要支付跨国手续费,还需要支付跨行手续费,代价非常大。
如果让熟人帮忙,这个钱就可以省下。
不过这一方法,现在可以用。
将来在日华人多了之后,最好不要贪便宜,工资很容易被骗走。
除了讨论工资,也有人讨论吃饭问题。
大家都希望,食堂的伙食能好一点,最好是每天都有一个肉菜。
只能说,贫穷限制了大家的想象。
除了少数有见识的留学人员,大多数人都有一股皇帝挑金扁担的味道。
“对了,黄姐,你看到房间里的衣服吗?”
“嗯,小林不是说了吗,那个是工作制服,我们每人都有3套。”
“嗯,我知道,就是感觉有点梦幻。公司好有钱,这么好的衣服都发3套。”
星海半导体制造公司给光刻机团队发放的都是高级制度,材料都很不错。
但价格方面,其实和外边的便宜衣服差不了太多。
这也算是大规模订购制服的好处,同等价格的情况下,衣服质量会更高。
当然,前提是公司的采购部门贪的不过分。
至于不贪?
这种事很难出现,最起码星海集团没有出现。
只要在同等质量上,公司的制服比外面的批发产品价格低,竹下雅人等高层领导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一天熟悉公寓周边;第二天办理各种证件,包括银行卡;第三天熟悉未来的办公地点;第四天和第五天休息,直到第六天,一行人才正式上班。
竹下雅人看着田村康夫,略显得意的问:“怎么样,感觉如何?”
“很厉害。虽然语言沟通方面有些问题,但问题不大。”
“他们都是最顶级的人才,举一反三能力超级强。”
“相信有他们在,公司可以很快开发出媲美佳能的产品。”
经过一周的磨合,田村康夫算是彻底服了来自中国的同僚。
技术能力没得说,远远超过自家公司。
如果不是沟通有些障碍,研发进度可能更快。
“这是当然。这可是能独立研发国际一流光刻机的团队,实力自然远超我们。”
“还有一个星期,公司就会迎来一大批毕业生,到时候一定要让新人多多向他们学习。”
竹下雅人希望提高一下公司的日籍员工科学素养,尽量不让两边的科研能力失衡。
借助中国的科研能力没问题,但不能完全依赖。
“放心,进入我们公司的学生,都是渴望技术进步的一类人。”
相对于银行、商事、证券等公司,半导体行业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尤其是星海集团的半导体,由于知名度的缘故,吸引力更是小的可怜。
因此,选择半导体领域,尤其是星海集团半导体领域的学生,都是对技术方面有野心的存在。
竹下雅人还是有点不放心,再次唠叨道:“东京总部的未来,更多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这些人不久后,要回到我们在中国的分公司。”
“所以在人家还在的时候,尽可能将技术榨干。”
“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