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落日满余晖

第189章 规划发展

 郭士纳性格果决,立马前往星海代工,同小池淳义商量改进生产工艺。 

 “请放心,我会尽快完成改造的。” 

 小池淳义头脑灵活,立马就意识到这是个机会。 

 作为星海代工的社长,这段时间日子着实有些憋屈。 

 他渴望翻身,渴望将公司发展壮大。 

 “不用太过着急,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关于晶圆厂的建设。” 

 “放心,一切都很顺利。” 

 不知道为什么,今年大家对于半导体的热情不是很高。 

 星海代工,很轻易的就拿到了尼康的光刻机单子。 

 如果换成去年,星海代工不仅要和本国的日立、东芝、三菱等公司竞争。 

 还要和国外的西门子、德州仪器、摩托罗拉等公司竞争。 

 就算能买到,数量也不会太多。 

 小池淳义本能的感觉不对,准备查查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嗯,那就好。我们的工艺改变计划,就从新晶圆厂开始吧。现在的晶圆厂,依旧维持原来的样子。” 

 老的晶圆厂主要代工日本半导体公司的芯片,只有少量来自美国的订单。 

 日本半导体公司现在更喜欢高质量芯片,自然要按照它们的需求来。 

 “是,社长。” 

 小池淳义目送郭士纳离开后,立马召开星海代工的高层紧急会议。 

 星海代工首席科学家足立慎吾若有所思的问:“社长是要赌小型机的出货量,短时间内就可以超越大型机吗?” 

 “是,也不是。” 

 小池淳义露出掌握一切的小表情,随后更为细致的解释更改工艺流程的想法。 

 “我不知道小型机的出货量什么时候可以超过大型机。” 

 “但我知道,星海代工只有和本土半导体巨头走差异化路线,才能获得更多订单,进而实现盈利。” 

 高质量的存储芯片市场,已经被日立、东芝等公司玩出花来。 

 星海代工就算在努力,也只能吃日本半导体巨头的残羹剩饭。 

 相反那些质量一般,保质期只有5年以上,但价格更加便宜的的存储芯片,目前还没有大厂和星海代工进行生产竞争。 

 就算未来有新的竞争对手,星海代工起码还拥有先手优势。 

 “是啊,只有走差异化路线,才有那么一丝机会。” 

 足立慎吾感慨的连连点头,十分认可自家社长的想法,内心已经决定,坚决支持社长的晶圆厂工艺改革。 

 “没错,我们只有走差异化路线,才能生存下去。” 

 星海代工的大举负债,让许多员工忧心忡忡。 

 现在有新的机会出现,不仅是小池淳义和足立慎吾,别的领导也跟着同意冒险。 

 这就是新创公司的好处,大多数管理层领导危机感十足,也愿意进行技术和工艺方面的冒险。 

 当然,新创公司也有坏的一方面。 

 大部分新创公司的发力方向都是错的,就算是对的,很多也因为技术能力不足、资金不足、管理层内斗等原因破产倒闭。 

 最终只有极少数,可以获得成功。 

 星海代工有竹下雅人遥控,自然没有那些破事,健康的不能再健康。 

 理论最终还是要落于实践。 

 这时,生产部的负责人西山茂提议道。 

 “那我们是不是要先培养一批,可以执行新工艺生产的骨干员工?” 

 “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晶圆厂落地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调试生产。” 

 小池淳义认可的回复道:“没错,我们现在就要培养骨干力量。” 

 “尽量挑年轻员工来。年轻员工思想比较活跃,也比较容易进行改变。” 

 越是年龄大的人,越是难改变路径依赖问题。 

 同样的学习时间。 

 大多数时候年轻人群体学习新技术的能力,都可以碾压中老年人群体。 

 科学界就有个很知名的常识。 

 大多数科学家的辉煌成就,都是在年轻时完成的。 

 星海半导体和它的子公司星海代工,正在酝酿新一轮的变革。 

 星海集团旗下的其余企业,也没有原地踏步。 

 以松本制造的1988年远景计划为例, 

 除了不停扩大中国合资工厂的规模以外,同样有拓展新业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