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目标是五(第2页)
“是的,垂井先生已经把项目详细介绍给我,是移动电话吧。”
“嗯,没错。摩托罗拉在这个领域大获成功,而我们日本还没有类似的产品,我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此时的竹下雅人意气风发,充满着敢为天下先的气场。
岩井精一眼中满是欣赏,果断答应道:“我可以加入进项目,但我希望获得一定的主导权。”
“没问题。如果你能找到足够多的开发人员,甚至主导这个项目都可以。”
竹下雅人现在求才若渴,愿意花钱招人养项目。
大不了先成立几家互不所属的移动电话开发项目组,然后将每个项目组研发的手机,都上线ntt。
进而找出最合适的项目组,再进行最终整合。
到那个时候,相信大家更能接受彼此的位置。
反正手机的前期开发费用很少,星海集团愿意多投入一笔。
“果然和垂井前辈说的一样精明,竟然想用主导项目组的诱惑,让我主动帮忙招揽人才。”
岩井精一看着竹下雅人,忍不住在内心偷偷感慨。
不过他也承认,这一招确实厉害。
他心动了,有了找人合作的冲动。
离开东工业后,竹下雅人又见了东大的小原泽平教授,以及京大的柴田广盛教授。
两人的情况和岩井精一教授类似,都是那种较为年轻,在学校实验项目也比较少的类型。
听完竹下雅人的条件后,同样做出类似的决定。
能有单独成为一个项目主要负责人的机会,大家都不想放弃。
除了同学校的合作,星海半导体内部,也有单独的团队。
一个团队主要由日本本土人才构成,来自星海半导体在电视报纸打广告招募的人才。
说来有趣,星海半导体最初打广告的时候,其实根本没报什么希望。
因为当前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尖端人才,都被日立、neC等公司垄断。
但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日本。
星海半导体的高薪,最终成功吸引到了一大批海外回国的高端人才。
他们习惯了美国等地的公司管理制度,有点受不了日本公司的高压。
当下,星海半导体就有大量来自摩托罗拉、德州仪器等知名半导体公司的归国人员。
这批人中的一部分,成为了刚刚组建的,星海移动电话项目的第一开发项目组成员。
说起来,星海半导体能招揽到这么多归国人员。
得益于日本半导体公司内部的等级森严,也得益于美国社会。
美国此时反日情绪高涨,甚至比21世纪反中情绪还要严重。
砸日本车、打日本人,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受到这股风气影响,再加上日本半导体的崛起,很多日本人自然选择离开。
21世纪的中国,也有许多类似场景。
可以说,美国政府是助力星海半导体快速崛起的关键之一。
当然,暂时还只有竹下雅人自己,以及少量星海半导体的员工觉得这是崛起。
没办法,星海半导体眼下亏损严重,别说赚钱,就连盈亏都无法有效平衡。
再加上这年头,风险投资还不是很流行。
自然不会有太多的人,认同这是崛起。
至于海外那一组,主要是郭士纳完成招聘组建。
未来可能成为不了主流,但一定是星海半导体非常重要的研发中心。
新成立的星海移动部门蒸蒸日上,竹下雅人逐渐将目光投向专职芯片代工的星海代工。
“郭士纳桑,你觉得我们星海代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郭士纳快速回复说:“芯片代工吗?”
“我觉得第一发展方向还是美国。”
“美国小型半导体公司众多,只有他们才会成为我们的主要客户。”
大型半导体公司都流行全产业链模式。
无论是美国的英特尔、Amd、德州仪器,还是日本的富士通、东芝、三菱,都有自己的晶圆工厂。
就算是找代工,也只会将最低端,赚不到什么钱的芯片订单,交给别人去做。
如果想要赚钱,只能瞄准小企业。
他们没有能力兴建晶圆厂,并且做的都是最高端项目。所以只要招揽到足够多的小企业用户,就能赚到大量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