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决赛,决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观众朋友们,您现在看到的是,第19届亚洲杯的决赛现场,在悉尼奥林匹克公园体育场,由中国队对阵日本队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这是时隔23年,两队在决赛赛场的又一次相会,上一次中日对决,正是在中国的主场,而中国队是领先后被反超,最终以1:3的比分不敌日本队,在主场丢失了冠军。”

王明华在心里压下了有关争议判罚的部分,作为这个级别的解说,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还是有明确底线在的。

虽然东道主澳大利亚在半决赛出局,但是在操办决赛上,澳大利亚还是相当尽心尽力。

因为中日对决带着的流量,让曾经承办过悉尼奥运会,容量来到8.3万人的奥林匹克公园体育场此时座无虚席。

8.3万人的门票,食宿,以及其余旅行开支,汇总起来的经济效益是惊人的,这场决赛带给悉尼当地的收入无疑是巨为可观。

随同宋裕一起的,还有搞经济的几个领导。

体育,尤其是足球板块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拉动内需的重要支点。

一场比赛,围绕门票,食宿以及其他零零总总的旅行开支,带来的规模效应是其他任何运动都无法比拟的。

如今,随着国内球市大涨,拥有一支中超球队的一线二线城市,每个比赛日,围绕球场周边的消费都在与日俱增。

承办一场国家队比赛更是不得了,平均上座人数基本超过六万人,而且是面向全国,给承办城市带来的综合效益可谓数以亿计。

从14年足协启动改革之后,中国足球的市场从金元时期平稳落地,到10年后,全国球市基本培育成型。

市场的力量,强过一切主观推手。

运行有序的联赛体制,消费上行的足球市场,良善健全的体教机制,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

所有这些,组成了如今中国足球人才涌现喷发的基础。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足球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

它不是短跑,游泳,亦或者其他任何运动那种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模式,只需要将海量的资源倾斜给天赋突出的少数几人,就能取得成绩上的突破。